回到家後,我將所有門窗鎖死,確保沒有人跟蹤我。儘管成功從喬納森的公寓中帶出了金屬盒子,但剛才的遭遇讓我警覺心跳加速。我知道,這個盒子裡的內容很可能是資金網路的核心秘密,而我的行動,也許已經被徹底暴露。

我將金屬盒子放在桌上,仔細打量它。這是一個小型的合金結構裝置,質地堅硬,表面沒有任何標誌,唯一的操作介面是一個指紋識別器和一塊小型螢幕。

趙菲說過,這個裝置需要喬納森的指紋才能開啟。但現在,喬納森已經不在了,我必須找到其他破解的方法。

---

解密的嘗試

我開啟電腦,連線到一個網路隔離的離線系統,將盒子透過資料線接入,希望能從它的系統中找到線索。

幾分鐘後,螢幕上彈出了一行程式碼:“使用者身份驗證失敗。嘗試次數:1/3。”

這行提示讓我感到一陣緊張。如果三次驗證失敗,會不會觸發某種自毀機制?

我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開始分析裝置的系統架構。經過幾個小時的研究,我終於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盒子的指紋識別器並不是傳統的生物識別裝置,而是一種動態加密系統,它會根據輸入的指紋資料生成一次性的解密金鑰。

但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這個系統還儲存了一段加密的備份資料。經過進一步分析,我發現備份資料可以透過輸入一個特定的密碼來解鎖。

密碼是什麼?這是目前唯一的突破口。

---

喬納森的遺物

我試圖回憶喬納森生前的一切,希望能從他的習慣或記錄中找到密碼的線索。

他的書籍、他的電子郵件、他的辦公檔案……每一個可能的線索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就在我一籌莫展時,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喬納森生前曾經提到過一個特別的日期——“4月12日”。這是他的父親去世的日子,也是他每年都會獨自去墓園祭拜的日子。

我嘗試將“0412”輸入裝置,螢幕閃爍了一下,但很快顯示“密碼錯誤”。

接著,我嘗試“1204”,同樣失敗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手心已經開始冒汗。就在這時,我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喬納森生前:()邊界之外魚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