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可是僅次於秦始皇吶。”

聽罷此言,

“嘿,別唬人了,老朱!”

李世民有些將信將疑地盯著朱元璋,連講話的方式似乎都被影響變得相似起來。

這是因為對他來說,身後留下的口碑是他最為在意之事。

大家都知道,

李世民是透過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並不是依照傳統程式繼位的。

他曾親手除掉了自己的兄弟,並迫使其父李淵下詔冊立他為皇太子。

最終如願即位稱帝。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現場其他的大臣貴族以及皇太子,全都感到震驚無比,心中震動極大。

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李世民的心靈!

這些年來,他總是勤勉有加不敢絲毫懈怠,就是擔心遭受指責唾罵成為人們眼中手足相殘、專制殘忍的暴君!

生怕受到眾人的責難,更加擔心在史書中留下永世惡名。

朱元璋的這番話,讓李世民久違地感受到了一絲慰藉,這份寬心之感堪比珍稀寶物。

難怪李世民會如此激動,不止他一人。

在場的長孫無忌、程咬金、杜如晦以及魏徵等人,也都被深深震撼。

歲月流轉中,李世民所達成的成就他們一一目睹,心中充滿了欽佩之情!

能夠成為這位英明帝王麾下的臣子,實屬榮幸。

然而,在他們內心深處,卻也一直存在著某些困惑與不安。

特別是玄武門事變帶來的陰影,始終縈繞在他們的心頭。

雖然不清楚歷史如何評判這一時期,但從今日朱元璋的話語裡,似乎給了所有人一個大致的答案。

這對於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訊息。

“二郎,現在你總算是可以放下了。”

長孫無垢淚水盈眶,激動地說出這句話。

沒有人比她更瞭解李世民內心深處,那難以言喻的情感負擔。

為了登基,卻不得不面對家人間的悲劇性決裂,這讓李世民備受折磨。

但是現在,這一切似乎都因為朱元璋的一席話而得到了某種釋放,長久以來糾結的心情終於得到舒緩。

“對啊,放下了,真的放下了。”

李世民情緒激動至極,眼含淚光,聲音略顯沙啞。

他認為,自己這些年來的辛苦與努力是值得的。

至少他的功績在歷史記載上,幾乎僅次於秦始皇贏政。

這就足夠了!

“爹,您是不是有點過分抬舉他人了?我覺得您的能力超越了唐太宗甚至是第一位皇帝很多。”

見到父親這般動情的模樣,已年邁的朱棣走近朱元璋身邊,輕聲調侃道。

“去你的,你明白個啥?”朱元璋笑著責備。

“這是人家的地盤,說話時自然要給別人留點面子。沒看到那邊那位有多麼高興嗎?”

事實上,朱元璋不僅不是個小心眼的人,相反,他對時機把握十分敏銳,並且善於根據不同場合說合適的話。

李世民是否真正排名於嬴政之後還需要討論,但在場上的這一刻,朱元璋清楚自己確實遇到了一位非常優秀的領導者。

那麼為何不借此機會,幫助實現對方的夢想呢?

在一旁坐著觀看這一切的張北玄微笑著沉默著。

沒想到連老人也開始懂得體貼人意了。

“好!真是太好了!”

李世民滿懷喜悅地宣佈,“為慶祝遠道而來的大明皇帝及其隨行高人,接下來三天,全長安城歡慶不斷,取消夜禁!”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齊呼陛下英明並紛紛下跪表達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