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娟你在這樣沒人跟你玩了。他們倆頭也沒回走得更快了!

我和晶晶在門口哈哈大笑。這時小妹回來了,哥哥晶晶姐你們在笑啥?我在看兔子跑,兔子哪有兔子?跑遠了,晶晶笑得前仰後合。

走進屋。小妹,哥買糖葫蘆了,在哪?讓晶晶姐給你拿。晶晶領著小妹去拿糖葫蘆。我直接進了屋。開啟我家17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電視裡播放著連續劇在黑名單上的人。我愛看戰爭片,讓人熱血沸騰。

我們坐在沙發上,小妹坐在晶晶腿上,晃悠著小腿,吃著糖葫蘆。

黑白電視機訊號不好,影象總是模糊!得繞到室外轉天線!真鬱悶!看看電視也生氣。

晶晶,妹妹你們餓嗎?不餓!爸媽中午沒回來吃飯,要是你們餓了,我給你們煮麵條。不用了,餓了有早上剩的餃子,熱一下就行。那好你們要是餓,就說一聲我給你們熱飯。嗯!嗯!她倆異口同聲的回答!

下午四點多爸爸媽媽回來了。臉上的妝還沒卸,像唱京劇的花臉兒。爸爸媽媽洗了臉,小妹跑過去,爸媽吃糖葫蘆,把她小手裡的糖葫蘆遞了過去。還是我的小棉襖好!媽媽說道!哪來的糖葫蘆?晶晶姐買的。好多呢?還有冰棒!可甜了。媽媽爸爸象徵性地咬了一口。晶晶趕緊到外面給他們一人一根糖葫蘆,媽媽推託著我不愛吃,留著你們吃吧!晶晶強把糖葫蘆塞到媽媽手中。媽媽才把糖葫蘆送到口中,糖葫蘆甜心更甜!

真好吃!有好幾年沒吃到了。我記得我小時候媽媽說她不吃肉,後來我長大了才知道媽媽是吃肉的。因為家裡窮,(媽媽嫁給爸爸生活一直很拮据)媽媽捨不得吃,都留給了我們,所以她說她不吃肉,吃素。這是我童年永遠抹不掉的記憶!

媽媽的爸爸(是我姥爺)家裡的條件非常好。建國前是地主,我姥爺在他們當地是有名的善人!建國後分了土地,劃了富農的成分。姥爺經常來我家,給我們拿一些麵粉、豆油、野雞狍子啥的。

在我的記憶裡。在寒冷的冬天,一位白髮昌昌的老人,揹著一袋五十斤的麵粉,二十斤豆油和一些凍肉。滿臉都掛著白霜,頭頂熱氣騰騰,進屋時脫下外衣,內衣已溼透。媽媽心疼的掉下了眼淚。姥爺憨憨的笑著說:我不累!這是我永遠忘不的。這就是中國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樸實善良的縮影!為了兒女心甘情願的付出!

吃過糖葫蘆爸爸說我去做飯。爸我來幫你,我和爸爸去了廚房。爸我想吃大餅子了,那讓你媽今晚上燙點玉米麵。在泡點幹豆角。

我到棚子裡拿點豆包,凍饅頭和早上剩的餃子。煮點高粱米粥!爸爸炒了點酸菜,豬肉燉粉條子,白菜、木耳、炒胡蘿蔔。醬蛤蟆泥鰍。四個菜!在那個時候,要是天天吃這幾個菜那就是過年了。等飯好了都快七點了。好飯不怕晚!

吃過飯爸媽照常去鄰居家打撲克。我和晶晶在家聊天。

過了初五百姓家就開始吃粗糧了。我家也一樣。早上吃的大餅子,在粗糧裡面玉米麵大餅子是我最愛吃的。別的都不太感冒。要是裡面加點白麵、米麵和豆麵子就更好了。晚飯煮大碴子粥。因為我和晶晶不愛吃,給我們熱了豆包和麻花!白菜燉豆腐,炒土豆絲。

正月倆菜。平常就一個菜,有時還沒菜。在當時百姓的生活可見一斑!

隨著改革的大潮吹到我們這裡,老百姓的生活才好轉!

富貴咱們買臺錄音機吧!那玩意我可買不起。我買呀!太奢侈了吧!買個那玩意是我爸大半年工資!

晶晶你知道嗎?我爸工資42塊,我家黑白電視機花了將近六百塊,我媽媽爸爸攢了好幾年!你爸工資也不高,一個單卡的收錄機也得三百多塊,雙卡的進口的一千多塊。普通的也得七八百塊。誒呀!媽呀!不敢想!你爸的工資不吃不喝,也得攢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