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還是我來給你演示一下。” 何常喜把壺遞過去,郭安接過來說道:“我先斟一杯水。” 說著,把壺稍微傾斜,果然斟出了水。又說:“我再斟一杯茶。” 再次傾斜壺身,真的又斟出了茶。

何常喜看得目瞪口呆,滿臉疑惑地說:“這是什麼原理呀?好老爺子,您就詳細給孩兒講講吧。” 郭安耐心地解釋道:“你拿著壺把,用手托住壺底。要是想斟左邊的酒,就把右邊的窟窿堵住;要是想斟右邊的,就把左邊的窟窿堵住,這樣就肯定能斟出來了。你可一定要牢牢記住。明白了嗎?” 何太監還是有些擔心,問道:“話是這麼說,可這壺嘴兒難道不會串味嗎?他們喝的時候難道不會察覺嗎?” 郭安神秘一笑,說道:“在燈下很難看出來的。你明天仔細瞧瞧,這壺嘴裡面也有隔舌,只是在燈下斟酒,根本看不出來。不然的話,別人怎麼會不懷疑呢?誰能想到一個壺裡倒出來的酒會是兩種呢?這都是那些能工巧匠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奇妙法子。先不說這些了,我這就寫個帖子,你現在就去請都堂。明天是十五,就約他來這兒賞月。他要是真來了,你可一定要抱緊這酒壺,千萬記住左右窟窿,千萬別斟錯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旦出錯,咱們都得掉腦袋。” 何常喜點頭答應,拿著帖子,便朝著都堂那邊走去。

何常喜剛走到太湖石旁邊,突然,從柳蔭中猛地竄出一個人來。那人手中的鋼刀在月光下一閃,寒光四射,就像一道閃電劃過夜空。只聽那人低聲喝道:“你要是敢喊,我就一刀結果了你!” 何常喜嚇得渾身瑟瑟發抖,像篩糠一樣。那人又悄悄說道:“我把你捆起來,放在太湖石旁的柳樹下面。要是明天把你送到三法司或者開封府,你可要如實說出一切。要是你敢隱瞞,我明天晚上就來割下你的腦袋。” 何常喜嚇得連連點頭,乖乖地束手就擒。那人把他一提,輕輕放在太湖石畔的柳蔭之下。又讓他張開嘴,塞進去一塊棉絮。然後拿著明晃晃的刀,徑直朝著郭安的屋子走去。

這邊,郭安正滿心期待地等著小太監何常喜回來。忽然聽到外面有腳步聲,以為是何常喜回來了,便問道:“你回來了嗎?” 外面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俺來也。” 郭安一抬頭,只見一個手持利刃的人站在面前,嚇得他驚恐地大喊一聲 “有賊”,可話還沒喊完,腦袋就已經搬了家,“咕嚕” 一聲滾落在地。外面巡更的太監突然聽到一聲喊叫,隨後又沒了動靜,趕緊跑過來檢視。只見郭安已經倒在血泊之中,腦袋和身體分了家。這可把巡更太監嚇得不輕,如同五雷轟頂,他急忙跑去稟報執事太監。執事太監不敢耽擱,立刻回稟都堂陳公公。陳公公得知後,馬上派人前來查驗,又在各處仔細搜尋。最後在柳蔭之下找到了被捆著的何常喜,眾人連忙解開他身上的繩索,掏出他嘴裡的棉絮,讓他緩口氣。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卻嚇得不敢說,只說道:“捆我的那個人說,讓我到三法司或者開封府才能說實話;要是我說錯了,他明天晚上還要來取我的腦袋呢!” 眾人見他話裡有話,也不敢再追問,便先回稟了都堂。都堂又增派人手,好好看守何常喜,打算等明天一早再啟奏皇上。

第二天凌晨五更時分,天子還沒有臨朝。陳公公進宮,向皇上請了安,便把萬代壽山總管郭安不知被何人殺死,以及小太監何常喜被捆的事情,連同何常喜說的那些話,一五一十地向仁宗皇帝奏明。仁宗皇帝聽了,不禁感到十分詫異,心想:“朕的內苑竟然有人敢動手行兇?這人的膽子也太大了吧,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於是便下令把何常喜交給開封府審訊。陳公公領旨,剛要轉身離開,天子又說道:“今天是十五,朕要到忠烈祠去拈香,老伴伴你就陪著朕一起去吧。” 陳林領旨出來,先傳達了把何常喜交開封府的旨意,然後又傳達了聖上要到忠烈祠拈香的旨意。

掌管忠烈祠的太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