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得古今盆完婚淑女 收公孫策密訪奸人(第3/4頁)
章節報錯
公孫策看完,恭敬地站起身說:“依晚生看這份口供,張致仁的懷疑沒錯。只是劉氏言辭狡猾,必須查訪清楚,才能讓她心服口服。”沒想到公孫策一下子就說出了包公心裡的想法,包公不禁面露歡喜,問道:“那該怎麼辦呢?”公孫策正準備行初次見面的禮節,連忙起身說道:“讓晚生換上行裝,暗中去查訪一番。要是有什麼發現,再來向您稟報。”包公聽了,說道:“如此就有勞先生了。”接著叫來包興,吩咐道:“把先生的盤纏和所需物品,趕緊準備好,千萬別耽誤了。”包興答應後,跟著公孫策來到書房。公孫策把情況說明,包興便急忙去操辦了。沒過多久,東西就都準備好了。有一個小藥箱、一塊招牌,還有道袍、絲絛、鞋襪等物品。公孫策換上一身行頭,背起藥箱,匆匆從角門悄悄溜出,前往七里村查訪。
可誰知道,公孫策滿懷期待地去,卻一無所獲地回。折騰了一整天,一點有用的線索都沒找到。眼看天色漸晚,他又覺得肚子餓,只好趕緊回開封府再做打算。慌亂之中,他選錯了路,本來要往北走,卻往東南方向岔了出去,多走了好幾里路。好不容易趕到一個鎮子,一打聽,才知道這裡是榆林鎮。他找了一家興隆店投宿,又累又餓。正打算吃飯,這時來了一群人,好幾匹馬,其中有個又黑又矮的人,扯著嗓子喊道:“不管是誰,趕緊給我騰地方!要是惹惱了我,連你這店都給你拆了。”旁邊有個人說道:“四弟別這樣。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就算讓人家騰地方,也要好好說,別這麼吵吵嚷嚷的。”又對店主人說:“店家,你去說說。因為我們人多,兩邊住不方便,拜託了!”店主人沒辦法,走到上房,對公孫策說:“先生,實在對不住,您就遷就遷就我們吧!委屈您搬到東間住,把外面這兩間讓給我們,行不?”說完,深深作了個揖。公孫策說:“我來的時候本不想住上房,是你們店小二再三勸說,我才住進來的。現在來的客人既然人多,我願意把這三間都讓出來。店家給我找個單人間,我住就行。大家都是出門在外的,就算有大廈千間,睡覺也不過佔七尺之地,何必為這點事吵鬧呢。”正說著,只見走進來一個黑黝黝的大漢,滿臉笑容地說:“那可不行!老先生您自便就好。這外邊兩間承蒙您相讓,對我們來說足夠了。我們的隨從都讓他們去下房住,不敢再麻煩您了。”公孫策再三謙讓,那大漢就是不肯,公孫策只好搬到東間去了。
大漢讓隨從搬下行李,卸下馬鞍,把東西都安置妥當。公孫策看到,除了這四個主人,還有五六個隨從,他們又是要洗臉水,又是要開水壺,吵吵嚷嚷個不停。又見那個又黑又矮的人先嚷嚷著要酒要菜。店小二忙得不可開交,公孫策幹喝了一壺酒,菜卻一直沒上,他也不敢催。這時,突然聽到那個黑矮的人說:“我別的倒不怕,明天到了開封府,就怕包公記恨以前的仇,不肯收留我們,那可怎麼辦?”又聽見黑臉大漢說:“四弟放心,我看包公絕不是那種人。”公孫策聽到這兒,忍不住站起身,走出東間,對著那四個人拱手說道:“四位原來是要去開封府的,在下不才,願意做個引薦人。”四個人聽了,連忙站起身。還是那個大漢說道:“足下是何人?請過來坐,咱們好好聊聊。”公孫策又再三推辭,才坐了下來,大家互通了姓名。
原來這四個人正是土龍崗的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條好漢。他們聽說包公做了府尹,想起當初曾有棄暗投明的約定,於是把山上的嘍囉、糧草、金銀都分了,只帶著五六個得力的隨從,前來開封府投奔,好兌現承諾。他們又問公孫策的情況,公孫策回答說:“在下現在在開封府任職。眼下有一件疑案,所以私下出來查訪。沒想到在這兒遇到四位,真是太幸運了。”大家一起談天說地,聊了很久,文談武論,各抒己見,妙趣橫生,氣氛十分融洽。只是趙四爺性格粗俗,但酒量很大。王朝擔心他酒後失言,讓外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