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曹操調兵救關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穿越者孔明,利用融合後世先進技術的器械,破陳倉,斬郝昭,取得一場重要的勝利。
接著,孔明大軍繼續進軍。
孔明把進軍的目標,定在了五丈原。
……
五丈原,是一個讓無數蜀漢人揪心的地方。
上一世,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蜀漢失去了偉大的丞相,也失去了克復中原的可能。
後來,只要一提起五丈原,人們就會聯想到瑟瑟秋風,感嘆出師未捷的遺憾。
還有人說,五丈原是一塊不祥之地。
如果諸葛亮不駐軍在五丈原,他便不會生病,更不會身死。
其實,這是迷信的說法。
上一世,諸葛亮之所以要駐軍在五丈原,原因是五丈原據有地利,適宜屯兵。
從地質學上講,五丈原屬於黃土臺原,黃土臺原是我國西北特有的一種地貌。
黃土臺原頂面平坦寬闊,周邊被溝谷切割。
這樣一種獨立出來的高地,易守難攻,是非常適合駐軍的地方。
所以這一世,孔明早已打定主意。
進兵與郿縣的夏侯淵決戰,五丈原仍是孔明的駐軍首選。
……
就這樣,孔明從陳倉出發,大軍一路沿渭水東行,順利到達五丈原。
此時正值早春。
原上除了草地,就是麥地,一片生機盎然。
孔明當風而立,心情不錯。
軍中的將校,也因為接連勝利,士氣高昂。
孔明就在五丈原上,紮下營寨,然後進行下一步的作戰安排。
……
孔明紮下營寨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請主公劉備。
劉備誘敵,為順利奪取隴西,創造了有利條件。
現在夏侯淵已退出斜谷,據守郿縣,褒斜道上沒有魏軍,劉備和法正可以復出斜谷,直達五丈原。
第二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搶佔渭水北岸的一處戰略要地。
這就是“北原”。
北原也叫積石原,名字中又有一個“原”字。
與五丈原相同,北原也是一處黃土臺原,不過北原比五丈原大上許多。
北原南北窄,東西長,東西足有近百里。
五丈原在渭水南岸,北原在渭水北岸。
搶下北原,連結北山。
守,可以阻截魏軍去隴西的大路,攻,可以一路向東,直撲長安。
所以這一階段戰事的重點,就在於北原的爭奪。
孔明將奪取北原的重任,交給趙雲和龐德兩路騎兵。
而黃忠一軍,被孔明安置在渭水岸邊。
在孔明的計劃中,黃忠是以奇兵的身份參戰,賭賭運氣。
運氣好的話,也許有意外收穫。
除此之外,孔明又讓姜維帶兵數千,沿南岸進兵,目標是武功郡。
姜維這一路,作用是分散魏軍對北原的防守。
為奪取北原,創造有利條件。
……
再說魏軍這邊。
與孔明的春風得意相反,夏侯淵此時正焦頭爛額。
曹真已從街亭回到郿縣。
帶回來的訊息是,街亭大敗,損兵過半。
還失去了張合這員大將。
接著,被曹真拍胸脯力保的郝昭,也在陳倉兵敗身死。
又一個重要據點丟失。
夏侯淵只能一邊收攏前方逃回來的敗軍,一邊派快馬向曹操求援。
……
此時的曹操,已經從他精心經營的鄴城,來到許昌。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