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誰守荊州,誰赴益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場關於襄樊之戰的提前討論,讓龐統展現出過人的謀略。
龐統對自己的水攻之計也很得意。
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龐統的心情也都格外的好。
……
時間流轉。
進入隆冬季節。
法正帶著劉璋的親筆書信,來到江陵。
一些基本的外交環節過後,法正將書信呈到劉備手上。
劉備開啟觀看。
劉璋的書信內容,大體分為三部分。
先是拉關係,表現出同宗兄弟的親近。
再就是訴苦,說被張魯欺負,賣一下慘。
最後則為正式請劉備到蜀地,來幫助自己。
當然,信中還有“重酬”這樣的詞語,這個也挺關鍵。
說白了,兄弟歸兄弟,幫忙可以,但也不能白幫。
……
收起劉璋的書信。
劉備對法正說,整頓軍馬,翻過舊年,便啟程入蜀。
然後,劉備又擺下酒宴,款待與法正同來的從人。
至於法正本人,因為有張松之前的交待,劉備便請法正到後堂,單獨設宴。
……
單獨為法正安排的酒宴,只有孔明和龐統作陪。
加上法正,一共四個人。
舉酒三巡,聊上幾句之後,孔明發現,法正才思敏捷,談吐非常。
法正絕對堪稱數一數二的謀士之才。
他很像漢初的陳平,不拘泥於道德的約束,總能說出一些非常規的想法。
劉備很喜歡法正,與法正交談時,劉備臉上洋溢著喜悅之色。
劉備當即決定,同劉璋要人,留法正在身邊。
法正也馬上改口,稱劉備為主公,正式加入到劉備勢力。
……
第二天,法正剛一起床,就被劉備請到府衙,參與要事的商議。
劉備已經把法正當成自己人。
府衙的大廳上,荊州的文武官員,分兩列而立。
劉備對法正優待以禮,與孔明龐統一樣,為法正另設座位。
劉備開場說:“劉季玉送來書信,求援於我,我已應允,諸君說說,接下來該如何行事啊?”
劉備說完,眾人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
大家都說,荊州為根本,應當把兵將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入益州,另一部分守荊州。
在這一點上,眾人的看法基本相同。
不同點在於兵力的分配上,有人認為守荊州要多留兵力,還有人則認為,去益州要多派兵力。
見大家在兵力分配上的意見不一,劉備詢問孔明的態度。
孔明便說:“若只守荊州,無需太多兵力,不過主公已定下攻襄樊之計,若取襄樊,則非大兵不可,故而應多留兵在荊州。”
這時,龐統開口說:“孔明,我們與主公定襄樊之計,是說擇機用兵,可沒說當下便用兵呀。”
龐統說完,孔明搖搖羽扇,笑了一下。
“士元,機會就在來年入夏之時,須做足準備,以免錯失良機。”
龐統不解孔明的說法,皺眉問道:“孔明如何知曉,半年後便是用兵時機?”
龐統這一問,便把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孔明身上。
劉備也跟著問:“是呀軍師,你為何這般肯定啊?”
孔明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封信,呈給劉備觀看。
同時,孔明說:“已有來自曹操處的訊息,此時許昌城中,都在傳言馬騰韓遂將反,估計用不了多久,曹操便將對關中用兵,那時就是出兵襄樊的時機。”
“噢。”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