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1963年4月19日

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辦公室

郭曼國正在會議室開會,秘書躡手躡腳走進來,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郭曼國立刻站起來跟王廳長低聲打了個招呼,匆匆下了樓。一進辦公室就看見公安部華南辦事處的李主任正坐在沙發上等他。

“你老兄怎麼來了,你不是要調回一局了嗎?”

“是凌局長讓我把事情辦妥了再回北京的,湘江計劃不粉碎,我去哪兒也不安心哪。”

郭曼國揮了揮手讓秘書離開,轉身拿起熱水瓶給李主任續上熱水,就勢坐在沙發上:“李主任親自來,必有要事啊。”

李主任笑著回應:“不光是我一個人來,我還帶了一個人來呢。”

郭曼國:“誰呀?誰這麼大架子,還要李大主任親自陪著來呀?”

李光和拿過隨身的公文包,取出一個檔案袋:“郭廳長,你先看看這份檔案,然後聽我慢慢說。”

郭曼國認真看著材料。第一頁是一個叫羅玉文的簡歷,照片上的中年男子穿著中山裝,帶著眼鏡,一臉拘謹的樣子,經歷也平淡無奇,唯一比較刺眼的是,1939年曾考入黔陽特訓班,但畢業後只在軍統呆了很短的時間便返鄉了,現在湖南一個縣裡的中學當教師。後面是他的一些自述材料。

李光和不等郭曼國看完便說道:“是這樣,郭廳長,您也知道,我代表團現在已在印國訪問了,月底還要赴柬國和越國訪問。敵人的湘江計劃確定在柬國實施行動,為保障代表團的安全,部裡的先遣組已抵達柬國,並取得了初步成果,截獲了一批敵高棉組與敵西貢站之間的來往密信,目前部裡的破譯專家已經在金邊開展破譯工作,但破譯難度比較大,破譯時間無法預計。我接到部裡的緊急通報,敵“南越第三情報工作站站長”廖時亮昨天從西貢經香港飛往臺北。部裡分析,廖時亮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飛回臺灣,應該是奉召回總部部署有關湘江計劃的實施行動。在我們還無法儘快從截獲的密信中獲取敵人的全部計劃細節的情況下,部裡為保障代表團的絕對安全,決定實施一個大膽而又完全出乎敵人預料的計劃,敲山震虎,直接警告廖時亮本人,不得輕舉妄動。”

李光和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指了指郭曼國手裡的材料,繼續說:“這個羅玉文是廖時亮的老鄉、鄰居、中學同學還曾是同事和拜把兄弟,兩人感情很好。羅玉文雖然入過黔訓班,短暫為軍統工作過,但很快便回了老家,臨解放時還參加了革命工作,解放後對他的歷史進行了審查,沒發現什麼問題。這次專門把他調來廣州,部裡決定,由你們廳裡派人護送他到香港,當廖時亮從臺返港轉機時,在機場截住廖時亮,遞交凌祥雲局長的一封親筆信,表示我們已洞悉所謂湘江計劃的內容,給他以當面警告。”

郭曼國沉吟片刻,斟酌詞句說道:“嗯,有意思,用凌局長的親筆信直接警告敵人的前線指揮,而且還找了他的舊友把親筆信直接遞交給他,非宏圖大略者必沒有如此的奇思妙想。嗯,可以想見廖時亮看到這封信時的震驚表情,絕對是如五雷轟頂啊!哈哈哈,他會認為,自以為絕對機密的計劃早就被我們全盤掌握,他的行蹤完全被我方監控,他的生命安全已毫無保障,那他還怎麼敢繼續執行原有計劃?哈哈哈,絕妙的一招!”

李光和笑道:“還有一層意思,他看了這封信,不一定敢立即向葉翔彙報,那樣會引起葉的高度懷疑,一個西貢站站長怎麼會與我方反間諜部門的負責人有聯絡?彙報了,敵人的湘江計劃有可能被迫做出重大調整,甚至直接中止,廖時亮的前途也就完蛋了;不彙報吧,計劃已經洩露,執行起來就會疑慮重重,廖時亮也會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他不聽話,我們捅他一下,廖時亮就是跳到黃河都洗不清。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