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過年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平時,也很少家人一起旅遊,尤其和兒子溝通更少。
透過旅遊,增進感情。兒子也可以透過實地旅遊,增強對祖國的認同,豐富自己的感官認識,行萬里路啊。
小孩子學習壓力重,我們日常工作壓力重,透過旅遊可以放鬆啊。也可以提升,小孩子了,總體團隊協作能力,開闊視野,創造美好的回憶,提升社交能力。
我們從鄭州坐了火車回來,火車上估計累了,兩個小孩都很安靜的睡著了。
當天到虹橋都半夜多了。
第二天,我還是正常上班了。
我在鄭州也買了一點紅棗產品,分給同事們吃啊。
那時離過年也沒幾天了。
有的外地的同事已經提前休假回去了,因為春運開始了,車票越來越難買了。
我們開始,每天依舊這樣啊,開會還是開會,年會也差不多舉行完畢了,往來喧鬧的職場,也迴歸了往日的安靜。
我們每天在座位上,沒事閒聊下,下午吃完飯,買點咖啡喝啊。
真的是過年的感覺啊。
很快到了過年,上海都是空城了,街上人都沒有啊,車也沒有啊。
我們只能待在家裡,或者親戚家裡走走啊,除了吃吃喝喝,就是曬太陽啊。
過年天數長了,對很多人都是好事。
現在很多來這裡的外地人,都不回去了。
而是把很多,在外地的親戚,提前叫過來,這叫反潮流啊。
因為從上海出去到各地分火車票和飛機票,又難買,又貴。如果反向呢,又好買,又便宜啊。
但是,這樣還是從上海回去多的多,來的比較少數。
對於我們過年,就是吃喝,到處走走啊。
過年的象徵意義大於一切啊。
就在家裡窩了幾天。
每到過年,都會有很多過年問候的微信或者簡訊。
很多都是程式化的,也並無新意,但是好像又不能不走。
過年是一種文化傳承,雖然越來越淡了,但是還要保留啊。
越是偏遠的地方越是重視過年,很多平時都在異地上班的人,都回到了家鄉,那家平時都很難遇到,每年就過年的這個時間裡,遇到下啊。
其實很多時候,尤其在鄉下,經常聚集在一起打牌或者賭博,一年的辛苦錢,幾天都輸了個精光,有時候還不夠啊,這又何必呢。
前面幾年了,經常討論中國的禮儀,都說過節難過啊。
尤其很多平時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一年多存了一點錢,過年回一次家。
給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買這買那的,就基本沒有了。買少了,家裡親戚還不高興,他們都以為在北上廣深的打拼人,都是賺大錢,哪裡知道別人的辛苦啊。
搞到最後,回了一次家傾家蕩產,弄不好還搞得家裡親戚之間的不和睦,嚇得年輕人都不敢回家。
還有很多年輕人,過年一回家就被家裡逼婚。尤其是女性,很多人都以老家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一過了25還沒結婚,輿論就鋪天蓋地的。
所以後來嚇得很多人 過年不敢回家啊。在公司加班,還能混個加班費,和良好的印象分,又節約了回家的各種費用和是非啊。
之前很多人都在知乎上討論你眼中的上海人,感覺上海人很冷淡,家裡親戚往來也多啊。
上海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人與人會保持相應的距離。不會來多管你的閒事。
上海也是自己獨立個性的,待人接物未必熱情,但是,很好的掌握分寸。
上海是講規則的地方,他不會輕易答應別人,答應你了都可以做到。辦很多事情,不用透過人情去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