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情況。

“好,她來不來看我們都行,你大姑也怪忙的,我們只要知道她過得好就行。”

知道大閨女一家都挺好,老兩口都很高興。

“奶奶,揹簍裡是大姑給的山貨,咱們留著慢慢吃吧。”

從大姑家拿來的山貨,張曙光可沒打算賣給系統。

“大孫子,家裡的被褥全部做好了,棉衣不急,以後再慢慢做吧。

你明天上不上班啊?不上班的話就和你娘去你姥姥家看看,給他們送點鹹肉過去。

人要是不遇到點事,就分不清身邊的是人是鬼。

這三年來,也就是你姥姥家,還有你大姑家是咱們真正的親人。

現在咱們的日子過得鬆快了,不能忘了幫助過咱們的人。”

老太太活的透亮,今天大孫子去了大閨女家,老太太就想著讓兒媳婦明天去親家一趟。

“不上班,我這個月的採購任務已經完成了,等下個月一號再去廠裡就行。

對了,奶奶,小學馬上要招新生了,咱是讓勝利在村裡上學,還是去縣城上學?

如果去縣城上學,明天我就去縣城租個院子,咱們一家人都搬到縣城去住。”

如果自己家還在遭受排擠,為了弟弟妹妹的身心健康,張曙光也不會繼續在村裡居住。

自打收了村裡的山貨,大家有了糧食吃以後,自家的地位直線上升。

特別是老爺子,在村裡更是如同老太爺一般的存在,走到哪裡都有人捧著。

所以到底要不要搬出去住,就要和家裡人商量一下了。

“讓勝利自己說吧,如果他想去縣城上學,就去縣城租個院子,讓你娘過去照顧著你們三個。

我和你奶奶就不去縣城了,我們在家裡看著家,掙幾個工分,養幾隻雞。”

爺爺的想法,在張曙光的預料之中,老爺子是個閒不住的人,讓他住在縣城啥也不幹,他肯定待不住。

“大哥,我想在村裡上學,建國說他今年也要報名,我想和他一起上學。”

張勝利小心翼翼的看著張曙光。

“這麼看著我幹什麼?想在哪裡上學都可以,明天去姥姥家,後天我就帶你去學校報名。”

不搬去縣城住也好,自己打獵方便,去看守業也方便。

晚上,張曙光帶弟弟去河裡洗了澡,就早早的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張曙光起了個大早,把水缸裡挑滿了水,然後就獨自進了山,山上的陷阱,他已經兩天沒看過了。

五個陷阱,一個都沒有觸發,陷阱上面撒的紅薯都蔫巴了。

挖陷阱狩獵就是全靠運氣,如果沒有動物經過就會一無所獲。

打獵還是離不開獵槍,今天晚上就去黑市,找廖老大買兩條槍。

一邊從山上往回走,張曙光嘴裡一邊唸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