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落子(第1/4頁)
章節報錯
“赫爾穆特,這段時間你作為總參謀長盡忠職守,辛苦了。從現在開始,希望你能繼續輔佐我,擔任戰爭大臣。”
“是,陛下。我定不負陛下的信任。”
不久之後,威廉二世正式任命毛奇為普魯士戰爭大臣,並解除其總參謀長職務。
令人意外的是,毛奇對此毫無異議,順從地接受了任命。
畢竟,皇帝並非要將他驅逐,而且他的身體狀況確實不太好。
‘反倒像是鬆了口氣的樣子。或許他自己也承受著難以超越那位偉大叔父的巨大壓力吧。’
毛奇的心理素質堪稱玻璃心,不過至少他對自己的能耐有清醒的認知。
在原本的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毛奇的無能表現讓皇帝大為光火,屢次斥責他。而他在委屈之餘,也從未覺得自己比得上叔父大毛奇,甚至曾帶著哭腔承認這一點。
他比不上自己的叔父,這是他本人最清楚不過的事實。但偏偏,外界都期待他能像大毛奇那樣展現卓越的才能,這無疑給他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
總之,隨著毛奇卸任總參謀長,威廉二世召見了漢斯和總理比洛,開始物色繼任者。
“馬肯森將軍如何?”
比洛總理率先開口,推薦了有“最後的驃騎兵”之稱的奧古斯特·馮·馬肯森(Anton Ludwig August von mackensen)。
雖然他在晚年因反對納粹而被希特勒以土地收買,選擇沉默(順帶一提,那片土地本是皇室所有,這讓威廉二世氣得直髮抖),但他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是一位傑出的名將。
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與自己的黃金搭檔、外號“斯芬克斯”的漢斯·馮·塞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一道,在東線戰場及羅馬尼亞等地取得了赫赫戰功。
然而,皇帝卻不甚滿意。
“嗯,馬肯森的能力確實不俗,我也很信任他。但戰馬不能永遠關在馬廄裡,他更適合馳騁沙場,而非坐鎮參謀本部。”
“那麼,保羅·馮·興登堡(paul Ludwig von beneckendorf und von hindenburg)大將如何?”
“他今年三月已經退役了。”
“啊,對哦。”
比洛總理像是剛想起來般,咂舌了咂舌。
當然,就算他沒退役,漢斯也不會同意。
倒不是因為他是個鐵桿軍國主義者。畢竟現今的德意志帝國,想在軍隊裡找個不是軍國主義者的人,比大海撈針還難。要是對此斤斤計較,那根本別想在帝國政壇立足。
真正的問題在於,興登堡不僅是散佈“背後中傷論”的主謀,更是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將權力拱手交給希特勒,親手終結了德國的民主政治。
況且就算不論這些,就單論他的年紀和固執程度而言,漢斯也認為他極可能和自己合不來。
至於曾與他狼狽為奸的魯登道夫,雖然年輕氣盛,但至少漢斯手中握有他的軟肋,能加以牽制。而興登堡要是跟瓦德西那樣對他懷有敵意,那情況可就難辦了。
毫無疑問,那時他會成為比毛奇更棘手的存在。
“那麼,漢斯,你覺得誰合適?”
看來皇帝也對興登堡不太感興趣,他沒有繼續深究,而是轉頭向漢斯詢問意見。
“埃裡希·馮·法金漢少將如何?”
漢斯提名了早已列入候選名單的法金漢。
按照原本的歷史,他要到明年才會升任少將。但在漢斯之前的推動下,他去年底就已掛上了少將軍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