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澤平原,是耘丘國少有的幾個平原中最著名的一個,其中長河從中蜿蜒流過,造就了這裡的一方肥沃。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這裡農牧業發達,人口眾多,經濟繁榮,有著水田之鄉之稱。

當然,真正讓長澤平原聞名遐邇,充當其點睛之筆的,是坐落在其中的聖陵城。

耘丘國前任國主楊忠,曾親自冊封冥教為國教,信奉冥神,拜亓冥道人為國教教主,敬為上人(耘丘國除皇帝外個人所能承受的最高榮譽),封地長澤聖陵。

由於國主的罷黜百家獨尊冥教,自此冥教在耘丘國,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空前發展,一舉成為其最大,最具有思想統治力,號召力,服從力的教會。

尤其前幾年的發展,冥教的實力更是突飛猛進。除卻能和皇帝本人平起平坐,具有同等影響力的亓冥道人外,就是有別於黑冥軍的白冥軍。

聶羽曾提及過,黑冥軍當中大多是普通人,修靈人在其中充當著將領的頭銜,但在白冥軍中,所有人都是修靈人,並且他們訓練有素,作戰能力強,具有絕對的服從意識。

再加上這幾年冥教傳教士,秉著不落一人,不漏一戶的服務宗旨,如開花一樣在耘丘國各個角落進行傳教,搭建冥神堂,設立亓冥道人供像,讓眾人瞻仰膜拜的同時,宣揚他們的冥神是多麼崇高,弘揚他們的齊佞道人是多麼的偉大。

並且這種教義有著多種形式媒介的支撐,比如法壇講堂,比如冠以亓冥道人為作者的一些著作,比如《亓冥道人精神法講義》,《亓冥道人在長澤的五年閉關時光》,等等的關於講解亓冥道人自身經歷的書籍,都親切的展現出亓冥道人的風範和個人崇高的英雄人物色彩。

不僅香甜的空氣,清澈的泉水,地裡能夠長出來的莊稼,變成了冥神所賜,最終極端到就連人,不是父母生的,是冥神的恩澤。

而整個耘丘國,是在偉大的亓冥道人的帶領下,才能夠有如此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這吹捧和火熱,曾紅極一時喧賓奪主的蓋過了皇帝的風頭。

還好齊佞道人從不攝政,由此才躲過了莫須有的罪責。

受這種精神洗禮的感染,每年都有眾多的善男信女,到聖陵城來拜謁。聖陵城由此變成了耘丘國的精神燈塔,讓無數人為之神往,瘋狂。

於天從金城出來後,便一路南下,向著聖陵城進發。

他得到的訊息是,血狼軍在攻破金城後,黑冥軍後撤,退到了長澤平原。

血狼軍一路南下,追擊黑冥軍的殘餘勢力,直至長澤,和黑冥軍遙遙相對。

這時,位於西北的蕭子義,一路披荊斬棘的殺到了這裡,卻沒有繼續前進,而是駐紮在了長澤平原之外,靜觀局變。

屆時,三軍呈鼎足之勢,將聖陵城合圍在其中,都不敢輕舉妄動。

這自然是顧忌齊佞道人的實力,畢竟冥教除了眾多無腦喪志的教徒外,白冥軍的實力,不容小覷,甚至毫不誇張的說,亓冥道人有著挑選下一任皇帝,為其加冕的資格。

黑冥軍將聖陵城當做擋箭牌和最後負隅頑抗的底牌,血狼軍和蕭子義,除了正面的虎視眈眈外,背地裡,也攪起了爭奪亓冥道人支援的,暗潮洶湧。

於天一路上走過照舊的破敗和慘不忍睹,唯一的不同是,人多了起來。

零散的人群像水珠,他們匯聚成河流,向著聖陵城的方向流去。

人們的臉上,帶著憧憬,貼著神往,懷著希望,即便飢寒交迫衣衫襤褸,依舊遮蓋不了他們茂盛的生機勃勃。

在這片被戰爭屠戮,容不下肉體的土地上,他們懷揣著崇高的敬畏,尋找著心靈和精神上的聖地,歸途。

只是可惜,就像朝廷的無能讓它們失望一樣,他們心中的冥神,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