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麼辦?”

朱元璋眼巴巴的看著朱辰,對於朱辰,他感覺自己都已經有些依賴了。

朱辰倒也不急,喝了一口茶之後,慢悠悠的道:“你先別急,咱們先把問題說完,說完問題再說辦法,剛剛說了黨爭,咱們現在再說另外一個問題。”

“朱元璋除了開分南北榜取士的先河外,朱元璋還在沿襲歷朝歷代的科舉考試的基礎上,制定了另外一個影響深遠的科考制度,那就是八股取士。”

朱元璋聽得很認真。

八股取士?

現在的他還沒有實行這個政策,不過他心中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想法。

因為就在去年的恩科上,就出現了一些他不喜歡的文章,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前人的思想,他們在應試的文章中寫出了新的內容,裡面不僅有諸子的思想,還加入了佛道兩教的觀點。

一些應試文章竟然離經叛道,雜入新奇之說,詭僻之論。

這讓朱元璋看得很是生氣。

想當初孟子因為一句“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朱元璋就像把他踢出文廟,不得配享。

現在這些舉子們竟然有開始有各種離經叛道,異端邪說的苗頭了。

這段時間他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如何讓學子們重回孔孟之道。

沒想到,朱辰直接給了他答案。

不過這也是他後來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不對呀。

八股取士也有問題嗎?

朱辰繼續道:“所謂八股文,其實就是格式固定,內容侷限的文章,每篇文章一般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等部分組成,試題均出自四書五經,應試者必須按四書五經的代聖賢立言,依格式填寫。”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呢?”

“對科舉取士來說,它有一個優點,就是對仗工穩與否,標準很具體,使考官對內容大體達到要求的若干考卷,容易判定高下,避免引起糾紛爭論。”

“而對於統治者而言呢,他統一了讀書人的思想,讀書人不再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也不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這自然是有利於封建的中央集權統治。”

朱元璋點頭。

科舉取士,一是要公平,二是要維穩。

而八股取士都做到了。

這不正是他想要的嗎?

有什麼問題嗎?

朱辰看了一眼朱元璋,道:“咱們就別假設和分析了,直接來看一下結果吧。”

“還是以萬曆皇帝為例。”

“剛剛你注意到沒有,萬曆年間除了嚴重黨爭以外,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文官集團日漸強大,文官集團究竟有多強大?”

“國家日常一般的行政命令,都是內閣直接下發,也不需要皇帝的詔令,內閣的命令比皇帝的御令詔書,還好使,如果御令詔書上沒有內閣起草用印,官員不認,戲稱為‘白板聖旨’”。

“皇上看似仍舊至高無上,但實際上相比內閣,簡直沒有權力,自己任命的官員,內閣不同意,官員都不敢去上任。”

“甚至國本之爭,皇上都不得不向文官集團低頭。”

“這造成的結果就是,萬曆皇帝心灰意冷,不上朝三十年,然而,他不上朝也沒關係,有內閣就行,國家一切大小事務均由內閣處理。”

“所以,在大明的中後期,文官集團甚至已經強大到足以對抗皇權得地步,乃至壓倒皇權!”

朱元璋目瞪口呆。

就在前不久,朱元璋在推行松江特區的時候,塗節還站出來說三道四的,朱元璋直接就是扣了對方一年的俸祿,讓對方打落牙齒往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