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兩個時辰。梁國眾人在這吟詩對酌間,皆已盡興,酒意上頭,紛紛起身離席,拱手告辭。至此,江國精心謀劃的這場風波不斷的宴會,終於落下帷幕。

這一夜,梁國使團在江國的宴會可謂是經歷了一場文學的驚濤駭浪。張平憑藉著從現實世界帶來的二十五首絕句佳作,力壓江國禮部尚書的剽竊汙衊,讓整個宴會為之沸騰。待宴會結束,梁國使團眾人帶著滿心暢快與疲憊,回到行宮休息。

鴻臚寺的主事方舟,是個對文學痴迷至極的人。在宴會中,他被張平吟誦的詩句深深吸引,每一句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他心中閃耀。

宴會一結束,他便迫不及待地收集起張平所吟的詩作,仔仔細細地整理起來,準備在回朝的漫漫路途上,慢慢品味這些詩作的韻味,探尋其中的奧秘。

忙碌了大半夜,方舟終於將這些佳作整理成冊。看著手中這凝聚著張平非凡才情的詩集,方舟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想象著自己在歸途中,於馬車的顛簸中,在山水的相伴下,沉浸在這些美妙詩句中的情景,心中滿是期待。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的縫隙,灑在方舟的臉上。他早早地便起了床,簡單洗漱過後,便帶著同樣對文學充滿熱情的左航前往張平的住處討教一二。此次獲悉這麼多美妙佳句,其中有太多的典故,方舟心中有太多的疑問,尤其是對張平第一首詩中的典故出處,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從張平那裡得到答案。

見到張平後,方舟客氣地寒暄了幾句,便直奔主題。他翻開手中的詩集,指著那句“渭城朝雨浥輕塵”,滿臉疑惑地問道:“張大人,您詩中的渭城,究竟是何處?在下才疏學淺,竟從未聽聞過此地名。”

張平微笑著,眼中透著一絲神秘。他緩緩說道:“主使,這渭城乃是我雲遊仙界時所去過的地方。在那遙遠的時空裡,它本是秦代的咸陽古城,到了漢代,便改稱渭城。那裡,可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說到此處,張平的眼神彷彿穿越了時空,彷彿回到了現實時空中看到了繁華的渭城。“在那個世界,經貿極為發達,街道上車水馬龍,各國的商人云集於此,交換著琳琅滿目的商品。百姓們安居樂業,民生福祉,處處洋溢著繁榮的景象。渭城的清晨,細雨如絲,輕輕灑落,溼潤了地面的塵土,那畫面,宛如仙境一般。”

方舟和左航聽得入了迷,彷彿眼前真的出現了張平所描述的那個渭城。過了好一會兒,方舟才回過神來,又指著下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問道:“那張大人,這陽關又是在何處呢?”

張平輕輕一笑,說道:“這些詩句中的典故,大多源自夢遊仙界時所遇到的奇妙風景。當時,那些美景與感悟深深印刻在我腦海中,我便隨手記錄了下來。主使,對於這些,無需過於執著地追求其確切出處。重要的是,詩中所傳達的情感與意境,能引起諸位的共鳴,這便足矣。”

張平說完,話鋒一轉,對方舟說道:“方主使,您看今日是不是該進宮向江國皇帝奏明請求,拿到通關文牒了?我們離開大梁已有多時,既然此次合議晚宴也已順利舉行,如今諸事已畢,也是時候該踏上回家的路途了吧!”

方舟點了點頭,說道:“張大人所言極是。等會下朝了,我便進宮索要通關文牒。此次和議,雖有波折,但好在結果還算圓滿。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我們就能離開江國,踏上歸程。”

左航在一旁也附和道:“是啊,此次出使江國,使團歷經諸多事情,如今終於能順利返程,實在是令人欣喜。”

三人又圍繞著歸程的事宜商議了一番,包括行程安排、途中的注意事項等等。張平心中,也開始期待著回到大梁,回到熟悉的地方,與親朋好友相聚。

而方舟和左航,在討論完歸程後,又忍不住再次翻開詩集,沉浸在那些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