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聽後,壓抑著悲痛點頭道:“一切依禮而行,切不可有半分差池。”

而另一邊,瀾悅隨著太孫殿下到了一處幽靜宮殿。太孫殿下拿起一本古籍遞給瀾悅,“這本乃是孤偶然所得,上面記載不少失傳的藥方。”

瀾悅接過,認真看了起來,突然,一陣鐘聲響起,太孫聽見鐘聲,手中的書籍掉落在地,外面怱忙跑進來一人。“殿下,皇上駕崩了。”

太子和瀾悅對視一眼,太孫拉住瀾悅的手,兩人匆忙往外走。

來到太極殿,只見一眾大臣跪地痛哭,瀾悅甩開太孫的手,跑到皇帝床前,眼淚不自覺流了下來。“皇帝爺爺,您一路走好。”

太孫哭倒在皇帝身上,“皇爺爺,您怎麼就走了呢?剛剛不是還好好的嗎?瀾悅妹妹,你醫術了得,你看看皇爺爺。”

瀾悅看著太孫,這段時間大家都忙著王為仁謀反一事,都沒人告訴太孫這,皇帝爺爺的病情,也難怪他現在這個表情。

瀾悅斂去眼底的一抹憂色,一副小大人般沉穩的模樣,抬手輕輕拍了拍太孫的肩,柔聲道:“太孫殿下,節哀。生死無常,皇帝爺爺他……想必也期望您能保重自身。”

太子站在一旁,看著太孫那強忍著悲慟卻依舊稚嫩的面容,心中一陣酸澀,伸手將太孫攬入懷中,如同幼時那般,一下一下輕輕拍著他的背,低聲呢喃:“淵兒,你如今也長大了,往後這風雨,咱們得一起扛。皇爺爺雖去,可這江山的擔子,終有一日會落在你肩頭,你須得堅強。”

太孫緊咬下唇,微微顫抖的雙肩洩露了他的悲痛,良久,他在太子懷中悶聲應道:“父王,兒臣明白,定不會讓皇爺爺和父王失望。”

說罷,緩緩抬起頭,眼眶通紅卻透著堅毅,那目光似是穿越宮牆,望向了未知的遠方,似在宣誓,定要護這山河永固。

太子欣慰地看著兒子,轉瞬卻又面露疲態。這些日子忙於王為仁叛亂、處理政務,饒是他一向康健,也有些吃不消。

瀾悅心細如髮,輕聲道:“太子叔叔,您也需保重身子,莫要累垮了,這滿朝文武、萬千子民,還指望著您呢。而且宮中還要清查,王為仁他們謀劃多年,宮內宮外一定還有同黨。”

太子摸著瀾悅的頭頂,看著這個只有四歲,但武功高強,聰明睿智,又活潑俏皮的女孩,有點不好意思的開口。“悅兒,你~~~可以幫幫太子叔叔嗎?

瀾悅眨著大眼睛,奶聲奶氣卻又透著股堅定勁兒:“太子叔叔,悅兒當然願意幫您!”

太子眼眶微微泛紅,這些日子的壓力如山般沉重,此刻這小小的人兒給予的支援,竟讓他心頭一暖。

“如今朝局不穩,內憂外患,麻煩你了。太子叔叔知道你手上的人都很厲害,能文能武,宮外的事交給你,可好。”太子憂心忡忡,目光望向殿外,好似能穿透宮牆看到那些隱藏的陰謀。

瀾悅小手握拳,這太子真會打算盤,自認識他開始就沒有好事。但是想到皇帝爺爺,想到墨玉的話,都到這份上了,不幫也不行。

但是也不能這麼快答應他,總得要點好處不是,於是她道:“太子叔叔放心,在我能力範圍之內,一定義不容辭。”說著,還揮了揮小胳膊,逗得太子不禁苦笑。

這丫頭,是想問我要報酬,他無奈搖頭,看著站在旁邊的兒子,靈光一閃,一把拉過來,推到瀾悅面前。“你的大恩大德,讓他報,以後你讓他幹嘛幹嘛。”

太孫一聽這話,臉瞬間漲得通紅,偷偷瞄向瀾悅。瀾悅卻只是挑了挑眉,給個人算什麼報酬,不過想,人家好歹是太孫,跟著自己當個小弟,也不錯。

“父王,這……”太孫剛要說話,太子便打斷他,“淵兒,悅兒可是幫了我們大忙,你身為太孫,知恩圖報是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