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甲養龍,昏君夏桀(第2/3頁)
章節報錯
叫師門。這個師門,原是神人嘯父的弟子,他的身影彷彿是一個神秘的使者,從另一個世界降臨。不食人間煙火,每天只拿些桃李花來做食品。那桃李花如同他的生命之源,散發著清新的香氣。他像嘯父一樣,也能夠使火、行火,跳進火裡自焚後而登仙。他的技藝如同魔法一般神奇,讓人驚歎不已。他養龍很有辦法,過了不久,那條萎靡不振的病龍就讓他喂得容光煥發了。那龍的身軀再次變得強壯而威武,鱗片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耍起把戲來,盤旋夭矯,姿態橫生,孔甲看了十分高興。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驚喜和讚賞,彷彿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表演。
可是這位養龍的師傅是個性情古怪的人,他的性格如同一塊堅硬的石頭,不肯輕易妥協。他養龍自有一套辦法,絕不肯遷就隨和,更不容別人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的。有時就是國君說些不懂裝懂的話,也要被他當面頂撞回去,弄得孔甲下不來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彷彿在守護著一種神聖的信仰。因此孔甲的心裡很忌恨他,那忌恨如同一條毒蛇,在心中慢慢蔓延。下決心殺掉他。一次孔甲又信口大談其養龍之術,師門插嘴說:“君王所說,不是養龍,正是殺龍,有一萬條龍得死一萬條龍。” 那聲音如同一聲驚雷,在孔甲的耳邊炸響。孔甲聽了勃然大怒,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眼神中充滿了憤怒和殺意。馬上命武士把師門推出斬首。那是一個殘酷的決定,如同一場血腥的風暴。不一會兒,武士把血淋淋的人頭呈上來,那死人的眼睛似乎還在一眨一眨地嘲笑孔甲呢!那眼神中充滿了諷刺和蔑視,彷彿在訴說著孔甲的愚蠢和殘忍。
孔甲命人把師門的屍體抬到野外埋掉。說來也怪,屍首剛剛埋下,天空就起了大風,那風如同憤怒的巨龍,呼嘯著席捲而來。河水暴漲,波濤洶湧,彷彿要將整個世界淹沒。山上的樹木也燃燒起來,撲也撲不滅。那火焰如同瘋狂的惡魔,吞噬著一切。全國的人都說是國君錯殺了師門,孔甲的心裡也有些害怕,他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只好命人準備車馬,率領群臣去向死者祈禱,請求他不再作祟。那是一場莊嚴而沉重的儀式,孔甲的身影在風中顯得那麼渺小而無助。祈禱之後,風似乎小了些,山火也熄滅了不少,孔甲和群臣都舒了一口氣,便上車回宮。到了宮門前,衛士們開啟車門,請國王下車。哪知往裡一看,只見孔甲直挺挺地坐在那裡,兩眼瞪著前方,不說話,不動彈 —— 他已經一命嗚呼了。那是一種可怕的寂靜,彷彿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絕望之中。
本篇據《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列仙傳》等書中有關材料編寫。孔甲腐朽昏聵,兇狠殘暴,終於自食惡果。他的命運如同一個沉重的教訓,在歷史的長河中迴盪,提醒著後人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要被慾望和權力所迷惑。
夏朝最後一個國君名叫履癸,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卻又臭名昭著的昏君夏桀王。
這個夏桀王,身材魁梧得如同巍峨的山峰,相貌堂堂,彷彿是天神精心雕琢的傑作。他那高大的身軀充滿了力量,每一塊肌肉都彷彿蘊含著無盡的爆發力。他力大無比,能把堅硬如鐵的鹿角一手摺斷,那清脆的斷裂聲彷彿在宣告他的強大。他把彎曲的鐵鉤輕輕扳直,如同擺弄一根柔軟的柳枝,輕鬆自如。他敢於徒手和虎豹搏鬥,那勇敢無畏的身影彷彿是戰場上的戰神。當他面對兇猛的虎豹時,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果敢,毫無畏懼之色。他有膽量下水斬殺蛟龍,那矯健的身姿在水中穿梭,如同一艘破浪前行的戰船。從外表上看,的確夠得上一個英雄豪傑,那威風凜凜的模樣讓人不禁心生敬畏。然而,在他那強壯的身軀裡,卻藏著一顆殘暴腐朽的心。
傳說他為了自己的享樂,用從百姓那裡敲骨吸髓般搜刮來的錢財,造了一座高大華麗的宮殿,取名 “瑤臺”。那瑤臺高聳入雲,彷彿是一座連線天地的神塔。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