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目光相對(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好,江波同志。”
姜紅起身禮貌地伸出手和江波握手。“我們此次專訪主要是想要記錄你的英勇壯舉,聽說你在捕獲敵特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實際上,在延慶分局採訪時,劉玉海詳細描述了江波的故事。她在腦海中構建的形象是一個大約四十歲的彪悍漢子。但眼前的江波顯然比預期中要年輕得多——只有二十多歲,看起來帥氣而且舉止優雅、有風度。這一印象使她略顯詫異,並有些不好意思與其目光相對。
她推了推眼鏡,掩飾著自己的窘態。“小江,記得積極配合姜紅同志完成這次採訪任務。”
陳大龍叮囑道。 江波回答:“行,那我們就在會議室聊。”
陳大龍還特意囑咐:“採訪時不要太過於謙虛哦,你可是我們西城分局的代言人!咱們已經好久沒上專題報道啦!”
說著,他還對江波擠了擠眼睛以強調這事兒的重要性。
儘管被逗笑了一番,可當局長一臉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的時候,他也只能小聲且嚴肅地保證會配合好:“放心,我會做好的,局長大人。”
走進會議室,江波開玩笑地說:
“姜紅同志,你也姓江,不知道是不是同鄉呢?”
姜紅扶了扶眼鏡:“不同,我是姓‘姜’的,那個江(姜),不是你說的那個長江之水的江啊。”
姜紅雖然年輕,但她往日的採訪經歷總是能讓她掌握談話主動權。但不知為何今日卻意外地有些緊張不安。
不過聽了江波這一玩笑話,還是讓氣氛舒緩不少。而交談之後,江波從容且得體的態度同樣給姜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姜紅決定,回去後一定要認真撰寫這篇報道。
……
採訪結束後,陳大龍特地給了江波半天假,讓他準備結婚的事宜。只差一套婚禮被面未備齊,於是江波前往前門大街的雪茹綢緞莊。
一進店,就聽到算盤響聲噼裡啪啦。此刻正值春夏之交,店裡顧客稀少。陳雪茹正在櫃檯上計算賬目。聽到有人進來,立刻起身迎接:“您是需要布料還是成衣呢?請隨便看看。”
對這個時代而言,這是江波第一次來到類似服裝店的地方。其實它並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服裝店,主要是銷售布料為主。只有較大的布料店會設裁縫間為顧客做或改衣服。
多年來,陳雪茹一直經營這家絲綢店,雖然現在已經公私合營,她不再當老闆,轉為私人經理,但論專業度,店裡無人能及,所以店裡一切事務依然由她打理。
江波看到店內擺放著許多素色簡單花紋的絲綢布料。“我中意幾個款式的布料。”
他對陳雪茹說,“我是打算用來製作被面的,你們能幫我代加工嗎?”
“被面?”
陳雪茹愣了一下。這個時代的家庭婦女都是自己動手做被子,絲綢店主要用於購買布料或做衣服。這種要求對她來說非常新穎。
但陳雪茹很快反應過來,利索地回答:“可以的,我們也可以做。”
江波又問道:“如果有特殊的定製要求,你們能滿足嗎?”
陳雪茹點點頭說:“當然,請說明您的想法,我們會盡量滿足。”
江波詳細闡述了他的設計——一種類似於口袋的被套,並在側面加暗釦。用和床單相同的材質,並額外定製兩封套式枕套。
陳雪茹聽後顯出迷茫神情,似乎不明白這些新詞彙。
見此情景,江波無奈之下拿筆畫了設計圖。線條簡明,把他的想法勾勒出來。這一來,陳雪茹眼睛一亮。想起父親提起過一些西洋房裡流行類似的物件,她說:
“這確實不錯,方便拆洗。不過……會稍微多耗些材料。而且您挑選的床單是絲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