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家裡這碗賣了,你爸媽知道嗎?”

他又補充了一句。

小女孩滿不在乎地說:“那不過是個破碗,他們才不會在意呢。”

她接著說:“爸媽在田裡幹活,我正好要給地裡的他們送飯過去。”

從來到這個村子後,江波逐漸加深了對當時生活的理解。

最開始,每個生產隊都有集體食堂,也就是常說的“人民公社大食堂”

,在這裡吃飯不需要記賬也沒有定量的限制。

可是這幾年鬧 ,許多村裡的食堂都支撐不下去了,據說再過一年全國的食堂都要解散。

女孩說完,鎖上院門,帶著孩子和挑子離開了。

江波仔細端詳著手中的鬥彩碗,享受著其上的精美圖案。

碗裡早已被小孩舔得乾乾淨淨。

就在他要把碗收起的時候,發現遠處有個人正盯著他看。

“那個……”

是個老太太,猶豫了一下然後試探性地說:“你是在收購碗嗎?我家也有幾個類似的。

你要不要看看?”

江波回應道:“可以讓我看看實物嗎?如果你的東西合我的意,我會買下它們。”

老太太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那你跟我來吧。”

隨著她走進客廳,老太太開啟櫥櫃取出了一摞碗,顯然拿出了家裡所有的碗。

可惜的是這些瓷碗樣式普通、年代大約是晚清或者民國的,無論做工還是畫工都不算出色。

“老太太,這些碗並不是我喜歡的型別。”

他輕柔地婉拒。

“您可以留下自己用吧。”

老人面露失色。

“但是——”

他指著桌面上一個毫不顯眼的小碟子。

“如果這一個你能賣,我很感興趣。”

老太太一臉不可思議,“這一個啊……這看起來挺難看又不太實用,只用來裝點炒貨而已。”

江波心裡清楚得很:這其實是一個宋朝定窯出產的白釉盞託,比剛剛的鬥彩碗還稀有珍貴。

“行,你要它的話我就給你五毛錢。”

老太太有些猶豫,畢竟那確實是個盤子,雖然沒花紋但好歹是完整的。

“成,五毛就五毛。”

老太太迅速將碟子裡的內容物掃出,遞給了他,生怕江波改變主意。

江波掏出五毛遞給她,並且繼續打聽,“老人家,能幫我個忙,告訴我去村公所應該怎麼走嗎?”

老太太熱情地引路,“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到頭,右拐就是。”

江波將新收到的兩件瓷器小心翼翼包起來放進揹包,跨上了腳踏車準備離開時。

後面傳來了呼喚聲:“等等,您別走!”

回頭看去,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向這邊趕來,後面跟著一對孩子。

這不就是剛才賣給他鬥彩碗的那個女孩嗎!

“糟糕,這家的家長聽說孩子賣了碗,急忙趕回來了。”

“估計他們是想回來處理這件事。”

江波卻非常冷靜。

通常來說,成交之後很少會有反悔的情況。

但這也講究雙方願意。

況且這是兩個孩子做的決定,如果家裡大人不同意並希望要回,江波覺得也無所謂。

畢竟好東西多的是。

那男子跑得氣喘吁吁,跑到江波面前大口喘著氣:

“就是你買了我們家的碗?”

“沒錯。”

江波坦然地點點頭,指著那個女孩說:“是你家女兒賣給我的。”

“如果你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