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她總愛打著借的名義向院裡的人索要東西,而在這種年月,大家都過得很緊巴,自然對此感到不滿,也因此賈張氏沒少與人發生爭執。

由於他選擇讓賈東旭贍養老兩口,調解時不得不傾向於賈家,不過也不能做得太過火。

幸好,易忠海平時善於引導輿論,在處理其他事務時也在無形中傳遞了一些價值觀,多少也讓院子裡的人聽進了他的話。

易忠海點點頭說道:“我明白。”

說到賈張氏,不僅是大媽感到煩心,他自己也有同感。

按說以賈東旭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勉強可以過得去。

但偏偏這個賈張氏懶惰自私,只知道吃飯的時候搶著先吃、儘量吃好,搞得全家人的日子更加艱難。

易忠海偶爾也會給予一些幫助,但他不可能多幫,畢竟他和大媽沒有子女後代,以後萬一賈東旭靠不住的話,他們還是要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

所幸,賈家自有辦法應付這些事情。

易忠海注意到,秦淮茹雖然嘴上說著很“勤勞”

,但最起碼他們家裡確實把傻柱安排得很好。

有這樣的情景存在,易忠海反而不用再擔心賈家的家務事。

吃完了,放好碗筷,易忠海穿上外套,對大媽打了聲招呼,便出了門。

這時,賈家人剛剛結束晚餐。

秦淮茹忙著收拾碗筷,棒梗帶著小當在床上玩耍,而賈張氏與賈東旭坐在桌邊輕聲嘀咕。

“易大爺怎麼還不來?”

賈張氏顯得焦急不安。

“媽,您也不用這麼著急。”

賈東旭勸道。

賈張氏猛地拍了拍大腿,焦慮地解釋道,“我能不急嗎?這事得趕緊辦啊,萬一被別人佔了先……”

正說到這兒,易忠海推開門進來了,直接問道:“什麼事那麼著急,東旭?”

賈張氏急忙站起來,想了想又推動了賈東旭說:“東旭,你說。”

賈東旭稍稍猶豫了一下,整理思路後說道:“事情是這樣的,我們隔壁的江波這兩天都沒回家。”

“我們覺得他可能在外頭遇到了什麼問題。”

“遇到問題?遇到什麼問題?”

易忠海還沒有完全明白他們的意思。

賈張氏急著解釋道:“昨天早上,我看到他又進山了。”

“這一晚上都沒回來,我懷疑是不是出事死在山裡回不來了。”

賈張氏說話向來直白,這點和她兒子賈東旭不太一樣。

“你們的意思是什麼?想讓我向街道報告這個情況嗎?”

“街道管不了這事,到他們那兒也是報警的路子……”

“不是!”

賈張氏打斷了他。

易忠海有些疑惑——他也感覺賈張氏這個人平日裡並不算熱心腸,一時卻沒琢磨透她的意圖。

賈東旭在旁邊吞吞吐吐地說:

“我和我媽合計了一下,既然江波這次看來是回不來了,你看能不能……”

半天也說不出個完整句子。

於是賈張氏一咬牙直接說道:

“老易啊,你不是有關係嘛,你看能不能走個手續把江家的房子轉到東旭名下。”

說完後瞥見易忠海愣在那裡。

這麼著急確實有點過了,更何況易忠海用眼掃了一旁的小子——這等大膽的想法,明擺著就是老太太提的建議吧,怎麼也不勸勸呢?

“這恐怕不合適啊。”

易忠海搖頭,“誰也不知道江波的具體情況。”

畢竟只過去了一夜。

大家都是憑猜測,在這瞎議論不能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