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做人還是要有些野心才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們也不是傻子,能跟到教授身邊能學習到很多知識,將來就是能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又或者將來因為工作原因,調到其他地方去,若有一封推薦信那可比沒有推薦信強太多了。
只有目光短淺的人,才會覺得來這裡是受罪,若農科院這個地方真的不好的話,那為什麼要的都是拔尖的才能被分配到這裡來工作,很多人只看到了,來到這裡工作後,要下地,又做不完的農活,可如果來這裡真的只需要付出體力的話,那為何不直接僱一些莊稼漢來種地就行了,畢竟在跟土地打交道這塊,農民不是最在行嗎?
領導都不是傻蛋,既然這樣安然,那肯定就是有他們的用意在其中的,所以他們只堅決執行,將來政策還能虧待他們不成?
能留下來,並且跟在教授們身邊的學生,不是吃苦耐勞的,就是有頭腦的人,自然比普通人考慮的要廣泛一些。
自然對於田承志的話,那是絕對的聽從。
“原來蕎麥成熟的樣子是這樣的話,這要是不親眼見過,哪怕就是路過,我都以為是野草呢。”
虞小小來到蕎麥地裡後,她這才認真觀察起來,她發現跟某些雜草挺像的,如果不是摘下來仔細鑑別,她還以為是這掛在枝條頭頂的是草籽呢。
成熟的蕎麥枝幹呈現出褐紅色,且蕎麥種子是三菱形的,看著就有顆粒感,自然吃起來的口感跟大米、小麥比起來差遠了。
這個年代如果不是吃不飽飯,誰又會大面積的種植蕎麥呢,將蕎麥當做主糧吃,據說蕎麥吃起來,會卡嗓子,估計味道也就比糟糠好一點,但對於七八十年代來說,只要能填飽肚子,誰還管吃的是粗糧還是細糧,畢竟要是真沒東西吃了,那草根跟樹皮都會被扒來吃。
蕎麥就是吃著卡嗓子,也總比草根跟樹皮好吃多了,還能管飽,且按照現在的氣候跟土地來說,蕎麥容易種,且不管是山地還是平地都容易存活,也後期也不需要怎麼伺候,一些偏遠落後的山區,種的比較多。
畢竟經濟落後,還遠離城市,說明很多都住在大山裡,山裡的地不是貧瘠,就是在半山腰上又或者是在山頂上,總之在條件惡劣下,水稻跟小麥反而不適合種植,而這種情況下,就體現了粗糧的種植的優勢了。
像什麼紅薯、洋芋、玉米、蕎麥、高粱這一系列的粗糧,種在山地裡存活率高,也容易有收成。
程爸在看到虞小小認真的在研究這蕎麥時,也詳細的替她解說起這蕎麥來。
“爸,像蕎麥你們是否有種在山地裡?”
“有啊,為了研究怎麼才能讓糧食高產,上面給我們批了不少地,作為實驗的地。”
“當然你也知道,如今的糧食有多不夠吃,且好地自然都是優先提供給生產隊,他們每年的壓力也很大,要完成上頭給出的指標。”
“自然像我們就只能撿一些他們覺得不好種的貧瘠地,或者是巴掌大,要不然就是山溝溝裡水源不方便的地,蕎麥我們在山上還種了一片,算上時間,也快要到收成的時候了,小小你要是不怕累的話,回頭收蕎麥的時候,我可以帶你去看一眼。”
“那爸,到時候收蕎麥的時候,是大家一起,還是像眼下這樣各收各的?”
“真到了收成的時候,全院的人都要出動,一整個山頭呢,就我們幾個人手哪裡夠,且那也算是我們院裡集體的勞動成果。”
他們本身就是種糧單位,總不能回頭糧食還要上頭提供吧?若真的是那樣的話,那回頭他們從上到下都要挨批的,甚至在他們單位有餘糧的情況下,還的救濟一下拮据的單位。
再說了,在他們作物需要施肥的時候,那都是三天兩頭的上人家單位去拉糞肥回來,這有收成了,你不說救濟救濟人家,回頭怎麼好意思上人家單位拉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