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際隱分,日月即將交替,落於西。

虎牢關外平原,距三十里外。

戰馬嘶鳴,蹄踏大地,不間斷的轟隆聲持續起伏。

“報!啟稟溫侯,後方有追兵至!恐不足二十里!”後方斥候快馬通傳。

“是哪路諸侯軍?”呂布面不改色問道。

“看甲制大纛似乎是北平公孫瓚以及西涼馬騰所部的騎軍!追兵規模浩大,或不輸我軍!”斥候喘著粗氣應答。

因無法過於靠近,要時刻保持距離,後方哨騎也無法給出準確的資料,只能透過肉眼大概分辨。

“嗯?袁紹倒是動作挺快,這應是各路諸侯中最精銳的騎軍了。”呂布略微思考一番,道:“不必理會!天黑之前穿越成皋,挺過汜水!”

此時一旁的張遼說道:“溫侯,不如我率一部分弟兄在後方阻擊?”

李儒幾乎瞬息之間給出了判斷,冷靜道“不必!他們根本就沒打算要和我們短兵相接,否則派出區區兩三萬騎,如何與我軍鐵騎交戰?同等兵力,一觸即潰!”

“袁紹的目的很明確,應只是讓其擾亂我軍行進,同時起監視、疲敵之效!”

“若我軍將兵力分散前去迎敵,只會達成他們的目的。”

“就算他們要強硬接戰,也只有一次機會,就是在我軍奔赴至汜水關時,與圍城的聯軍部隊合而擊之!”

待李儒說完,哨騎當即朝後方繼續傳令。

衝出虎牢平原,只有一條大路官道可以走。

就是位居汜水交界之處旁邊的成皋縣,透過成皋官道可直穿汜水,再往前就是大路朝天,無狹長水域阻隔。

張遼聽李儒所言,眸中閃過狐疑之色,後者固然智計卓越,可此時乃是臨戰之機。

戰場之上風雲變幻,難道真的要置後方幾萬追兵於不顧?

總是跟著一連串的蒼蠅,總歸是令人膈應的。

“李先生所言,與本侯不謀而合,文遠不必多慮。”呂布看出了張遼的遲疑之色,明白後者礙於身份,不好直接質問李儒,於是替其解惑。

張遼頷首,又問道:“可是溫侯,我們總不能對其不聞不問,至少不能讓他們追的這般痛快!”

“哈哈哈!”呂布大笑幾聲,道:“所以才要加快行軍!他們的馬力不如我軍,要再拉開些距離!等全軍透過汜水,斷其橋樑!在對岸設定疑兵!”

“汜水之橋,達數十米,想將其修復,可夠拖住他們一段時間!”

徐晃欲言又止,當初他隨白波軍進攻司隸,對這裡的部分地形還算熟悉,在他的印象中,明明還有另外一條路可走。

若是走那條路,或許就不會因追兵的問題而頭疼,只是繞的遠些。

“溫侯……據在下所知,若我軍南下可經過陽城山!待翻過山道便可繞出汜水,直達滎陽地域,趕赴汜水關外!這條路其隱秘性足夠,並且叢林茂密,無論是設伏阻擊還是甩開追兵,都有天然優勢!”

呂布當即擺手道:“出關之前,這條路線我曾有過考量,但並不合適,時不我待,若繞遠路便是多此一舉。”

“我軍的目的並非秘密,只怕從出關那刻起,諸侯聯軍就已經知悉我們最終是要抵達汜水關。”

“如此一來,繞出近三倍的遠路,毫無意義,只會給對方更加充足的禦敵機會!”

“關外一戰,袁紹定然已經派出斥候要傳報的,只是他想成功傳報,就只能繞北方而行,路途比我們的直線遠了兩倍有餘!”

“我們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汜水關,最好能比袁紹的斥候更快一步!這般,才會打汜水諸侯一個措手不及!”

徐晃認真傾聽,而後暗自感慨,自己的出發點為戰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