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一雙眼眸寒光四射,一掃堂下眾人,以及若有所思的李儒,目瞪口呆的董卓。

“這……唉!呂布將軍所言不無道理,若這般說,確實是在下小視了各路諸侯,不過這些也僅僅是最壞的情況,而在下之計,卻能夠兵不血刃,以最小的代價贏取戰果。”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將軍與在下之言論,皆各佔一半的可能性。”

“不過到底要如何決斷,還是要聽相國一言。”

李儒的神色明顯沉重了不少,沒有之前的胸有成竹,他很認真的將呂布的話完全聽在了心裡,但仍舊保留意見。

其實有一點他說的沒錯,所有的事都具有兩面性,兩人的言論都是基於自己所揣測的最為接近的那一套結果。

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呂布沒有絕對的正確,李儒也沒有絕對的錯誤。

最終的決策權還是要交由為人主者去判斷。

這也是為何談論到人主時,好謀無斷這個詞一定是貶義的。

身為主公,你可以少謀,因為你既然是主公,那麼麾下就一定聚集著各類人才,他們會替你出謀劃策。

但你不能無斷,因為一旦無斷,不能明辨是非,最終還是逃不過敗亡的下場。

在另一個世界,袁紹可以說是好謀無斷型別的主公代表了。

董卓發出一聲悠長的嘆息,無奈的眼光不停的在二人身上流轉。

一個是自己最心愛的將軍,一個是自己最信賴的謀主,當這一文一武兩個代表產生了嚴重的分歧,董卓短時間內還沒辦法立刻做出決定。

“依咱家之見,奉先和李儒說的都有道理,避而不戰、力求最小戰損,只要堅守時日一久,賊軍內部分裂,我們可以只付出極小的代價獲取勝利果實。”

“但奉先之言,同樣是未雨綢繆,為免我軍前期作戰出現重大變故,力求主動出擊,佔據戰機,從正面將聯軍擊敗……只是如此一來,就算勝,所付出的代價定然要比李儒之計要多出數倍不止。”

“可咱家也不是沒有擔憂,若是李儒你的判斷這次出現了嚴重失誤,導致我軍前期失利,後續步步都被壓制,這就會造成完全不可預估的損失。”

董卓自顧自的分析著,身為主公,他已經很久都沒有讓大腦飛速運轉了。

因為無論做什麼,以前都有李儒託底出主意,而且後者還極少會出現錯誤。

現在稍微謀斷起來,他感覺自己的腦袋都快燒掉了。

“爾等如何看吶?都各抒己見,把自己心裡話給咱家透個底!”董卓揉了揉發懵的太陽穴,陰狠的目光朝下面看去。

這些個傢伙,一到會上就跟啞巴似的,除了會說一個“諾”字,別的什麼心都不操!

“李傕!你先說!身為飛熊軍統帥,你若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咱家要你好看!”董卓冷冷說道。

“啊?這這……相國!末將以為李大人所言有理!付出最小的代價贏得勝利,無論何時都是最可取的,當然是要優先考慮!況且只要我們戰損足夠少,以後在中原大地的統治力和影響力就不會變弱,無懼於任何宵小啊!”

李傕理所當然的選擇站在了李儒這邊,同時他也想一碗水端平,朝呂布送去了一個歉意的媚眼。

片刻後,董卓幾乎將眾將的各種說辭都聽了一遍。

就連門神張繡和一些校尉都沒放過。

最終選擇站在李儒那邊的佔了大多數,幾乎都是西涼元老級別的將校。

而張繡與賈詡則是站在了呂布這邊,前者是滿腔熱血總想著綻放,後者則是罕見的反駁了李儒的觀點。

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驚訝的,因為賈詡雖說是西涼軍幾大實權校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