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聞遼東緊急來報,朝鮮國王竟跑到京師求援,倭寇已然出兵攻佔了朝鮮,頓時氣得滿臉通紅,怒極反笑。“好一個倭寇,真是膽大包天!先是妄圖染指我大明京師,如今竟敢公然侵犯藩屬國朝鮮,當真以為我大明無人嗎!” 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震得一旁的茶杯都晃動起來。

此時,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大臣們都低著頭,不敢發出絲毫聲響,生怕觸怒了盛怒之下的皇上。朱元璋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沉聲道:“眾愛卿,如今倭寇如此猖獗,我們該當如何應對?”

禮部尚書率先出列,拱手說道:“皇上,朝鮮乃我大明藩屬國,向來對我大明恭敬有加,按時朝貢。如今他們遭此大難,我大明若不出手相助,恐寒了其他藩屬國的心,也有損我大明威嚴。”

兵部尚書緊接著上前一步:“皇上,臣附議。不過如今我大明剛剛經歷京師保衛戰,軍隊雖取得勝利,但也有所損耗,需得從長計議。況且出兵倭島,跨海作戰,後勤補給、戰船調配等諸多事宜都需謹慎安排。”

朱元璋微微點頭,心中思索著利弊。他深知,此時大明確實需要時間休養生息,但倭寇的挑釁又實在不能容忍。“那依卿之見,我們該如何調配兵力,又該如何籌備此次跨海作戰?”

兵部尚書清了清嗓子,有條不紊地說道:“皇上,我們可先從沿海衛所抽調部分精銳水師,組成先鋒部隊,先行出發,威懾倭寇。同時,調集各地工匠,加快戰船的建造和修繕,確保有足夠的船隻供大軍渡海。在後勤方面,可在沿海設立多個物資中轉站,保障糧草、兵器等物資的供應。”

這時,一位老臣憂心忡忡地說道:“皇上,跨海作戰,風險極大,且我大明對倭島地形、氣候等了解有限,貿然出兵,恐有閃失。”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風險,但此時若不果斷出擊,日後倭寇必將更加肆無忌憚。“朕意已決,此次定要給倭寇一個沉重的打擊。朝鮮既為我大明藩屬,我大明就有責任保護他們。”

就在眾人商議之際,朝鮮國王被引入了朝堂。只見他衣衫襤褸,面容憔悴,一見到朱元璋,便 “撲通” 一聲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大明皇帝陛下,救救朝鮮吧!倭寇如虎狼一般,燒殺搶掠,我朝鮮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我國大半領土已被倭寇侵佔,懇請陛下出兵相助!”

朱元璋連忙起身,上前扶起朝鮮國王,神色凝重地說道:“國王不必如此,朕既已得知此事,定不會坐視不管。你且放心,我大明定會出兵,幫你奪回朝鮮。”

朝鮮國王感激涕零,連連磕頭謝恩。

隨後,朱元璋迅速下達了一系列指令。他任命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為徵倭大將軍,統領此次跨海作戰的大軍。同時,從各地抽調了大量的步兵、騎兵和水師,日夜兼程趕往沿海集結。

在籌備軍隊的同時,朱元璋還安排了大量的密探,深入倭島和朝鮮,刺探倭寇的兵力部署、軍事設施以及當地的地形地貌等情報。他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籌備,大明的海軍終於準備就緒。一支龐大的艦隊在沿海港口整齊排列,戰船高聳,旗幟飄揚,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

出征前,朱元璋親自來到港口,為將士們送行。他站在高高的檢閱臺上,大聲說道:“我大明的將士們,此次你們跨海出征,是為了保衛我大明的尊嚴,也是為了幫助朝鮮百姓擺脫倭寇的殘暴統治。朕相信,你們一定能夠英勇作戰,凱旋而歸!”

將士們齊聲高呼:“保衛大明!保衛藩屬!” 那聲音響徹雲霄,氣勢磅礴。

艦隊浩浩蕩蕩地駛向倭島,一路上,海風呼嘯,波濤洶湧,但將士們毫不畏懼。經過數日的航行,終於抵達了朝鮮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