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白衣渡江,下(第3/5頁)
章節報錯
蜀兵的佈防情況,哨馬探聽回來報告說“沿江上下高阜處都設有烽火臺,或三十里、或二十里一座,臺中都有士兵們看守,又聽說荊州軍馬整肅,似有防備”。
呂蒙自忖曰“若如此,急切難圖矣!吾先時在吳侯面前勸他取荊州,現今卻無法處置。罷了,裝病吧”。於是託病不出,還使人回報孫權。
孫權聽說呂蒙身患重病,心情也是相當的不好,這時陸遜陸伯言對孫權說呂蒙沒有什麼病,他的這個病是裝出來的。孫權對他說,你既然知道他是裝病,那你就代孤去看一看他吧。
再說這個陸遜,他乃是江東吳郡,吳縣的世族大姓陸家的嫡系子孫。祖名陸紆,在漢末為吳縣的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也曾任九江都尉,在地方上負責一些軍事和治安事務。陸氏家族在吳縣有較大的影響力,陸家也說得上是官宦世家,而陸遜比父,祖更加出色,不管政治,軍事,詩文都有獨特的見解。
為了籠絡和拉攏陸氏家族,孫權還將兄長孫策的女兒嫁與了陸遜,因此陸遜就是孫權的侄女婿。而在江東孫權時期的周瑜、魯肅、呂蒙和後來的陸遜。四大統兵都督之中,陸遜隱然可為第一。當下他受吳主的委派,來到了陸口見到了呂子明。
果然呂蒙臉上毫無病色,陸遜對他一拱手說“奉吾二老丈人的囑託,來看看你的身體怎樣”?呂蒙曰“些許小疾,何勞吳侯下問,伯言返後,請蒙善言解之”。
陸遜對他說“吳侯將統兵大任盡委託給你了,你不審時而動,空懷鬱結,是什麼原因”?呂蒙用眼睛著他,久久沒有說話。陸遜又說“我有一小方,可以治兄之小疾,不知將軍你想用在下的小方不”?
呂蒙開口說“伯言有什麼好辦法,就不要藏著了,你就對我言說吧”。說完他把則閒的人一律攆走出去了,只剩他與陸遜在帳中。陸遜當時微微一笑說“子明你是因荊州的兵馬整齊,沿江又建有烽火臺,荊襄人馬如此守備,你無法謀之,我說的可對嗎”?
呂蒙說正是如此,但不知你有何辦法能解此厄?伯言曰“吾有一計,可以讓荊州兵不能在烽火臺上舉火,並且讓荊襄各處之兵盡皆投降,如何”?呂蒙忙問何計?
陸遜說“關羽自恃英雄,驍勇無敵,天下之人在他的眼裡都是插標賣首之徒,只有劉備,張飛和曹操他所敬重;趙雲,諸葛亮,龐統,徐元直,馬超等人也才是勉強入他法眼,即使當年的周瑜,魯肅他都不放在眼裡。不過子明你接掌兵權之後,他對你倒高看一眼,你可以趁此機會,裝病向吳侯請辭去大都督之位,然後送一些禮物以驕其心,目前汝南戰韋吃緊,他勢必抽調荊襄之兵西進北上,到那時荊襄守備空虛,我們提調一旅之師,再輔以計謀,奪荊州不難”。
呂蒙從之,即向孫權說明了陸遜的計劃,並請辭去陸口大都督之位,孫權應允,調他回建業養病,並說“陸口大都督之任,是當年的周瑜舉薦魯子敬代任,後來魯肅又舉卿代任,現在呂卿去養病,你也為我舉薦一人吧”!
呂蒙當即向他推薦了陸遜陸伯言代任。孫權曰“陸郎雖有謀略,然人微言輕,怕難以託重任”。呂蒙對他說“我們就是要無名小卒代掌兵柄,方能讓關羽放心,如用名將繼任,就誘惑不了關羽了,請主公思之”。
孫權聽了,立刻就封陸遜為右都督,拜偏將軍,代任陸口。陸遜向孫權謝辭說“侄婿年幼沒有學識,恐怕不能接此重任”。
孫權對他說,“呂子明不舉別人,單單推薦你,我相信他的眼光決不會差!你就別在推辭了吧”。陸遜才接了印信,連夜往陸口赴任,和呂蒙一切交接完畢之後,他馬上修書一封,並派人帶上名馬,吳綾和杭羅等絲織品和酒禮等物,去汝南漢軍大營去拜見關公。
當時張飛在場,關羽將書信遞與他一看,張飛哈哈大笑,他說“蛇岀洞矣,可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