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白衣渡江上篇(第2/5頁)
章節報錯
隔漢中王劉皇叔一統不遠了!
當然這些異狀瞞不住一代梟雄曹孟德的法眼。他略加打探,便知道這些事情的始末,不過他並沒有追究這些傳言計程車兵們,而是也開始施行仁政。並下了相當於罪己詔的文書,為宛城的管糧倉官王垕,和漢中裝夢所殺的內侍和楊修等人平反,並聲言是自己對不住他們。所以重加優撫他們的家人。並且老話重提,還與當初逃難時誤殺的呂伯奢一家之事懺悔。
他的做作也凝聚了一部分人心。但是越是這樣做,越顯露岀劉備等人的恩德來。因為如果沒有劉備的大仁大義在先,就是打死了曹操他也不會這樣子的施政。
不過整體上影響的形勢還是一片大好!畢竟他在《篙裡行》中提到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現象不復存在,廣大農村又能聽到雞犬之聲了。
漢中之戰後,劉備的威望也拔高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由於他讓張飛專稟軍政,部下的人們也逐漸露出了不滿之聲,許多人跟隨劉皇叔是因為他舉出了匡扶漢室的旗幟,認為只有跟隨他才能重整漢室天下。可是在漢中大捷之後,理應是北圖中原。可是定國公張飛卻下命令搬師,總體上的確後勤保障特別艱難,但是有一部分人的心中開始有了一些想法了。
再說張飛安排好漢中防務後,大家前呼後擁的扶擁著劉備回到了久別的成都。大家先是與闊別已久的家人們團聚。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人的老婆聚會去了。因為這次漢中之戰歷時了十八個月。
這天張飛到軍師諸葛亮的府邸去串門,進得大廳,只見龐統,賈詡也在。眾人見他進來,也不瞞他,當下孔明對他說“翼德,吾有一事不明,你可願解釋一下嗎”?
張飛回答說“你們所擔心的事我知道,你們對此次班師有疑慮,為什麼不乘勝追擊曹操,讓他有喘息之機,放棄了打蛇必死的道理,所以懷疑張某有異心,不把匡扶漢室為己任?對吧”
三人回答說,“正是有此想法,還請翼德明言”。飛曰“你等三人都是智謀深沉之人,難道也為庸人所擾嗎?真的看不出其中的端倪嗎?那好,我就與你們明言了吧。曹阿瞞迎天子歸許昌之後,岀了多少叛亂,哪一次不是許多的人身首異處,血流成河!挾天子而令諸侯雖有優勢,但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他看了三人一眼後。接著說道,“曹操如把大權交與獻帝,以獻帝之為人,董承,伏完之輩很可能早就想方設法的除掉曹操了,曹操性命都成了問題,又怎能滅掉其它的諸侯,收袁術,平呂布,徵袁紹,平定遼東。沒有奸雄曹阿瞞,真的是不知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此次雖勝了曹操,卻是慘勝,根本無力追擊曹操。後勤保障遠遠支撐不了用兵。退一萬步說,我們平定了曹操,迎天子還於舊都,歸政於陛下。兄長最多就是頂個虛名的漢中王,你們決對不會再繼續封侯拜將,時間長點會有別人進讒言,大家身家性命都有威脅”。
所以由於自身的考慮,匡扶漢室,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只是政治上的口號而已,所以我們要讓曹孟德繼續的頂奉天子,我的戰略規劃是收取交州而東,踏平江南,以江淮為界,以南對北,休養生息。積聚實力,然後再興師北伐,重整大漢河山,仿光武之例。頒行天下”。
當下三人沒有回答,而是反覆思考張飛所說的話,一朝天子一朝臣,真如張飛講的那樣,即使剿滅曹操,歸政於獻帝,獻帝也會起用他的臣子,自己的報復不會實現,也許天子會以剪除劉備羽翼為由,眾人最輕也會遭到流放。
所以三人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還是認同了張飛之話,從此四人同心。規劃怎樣一統江南。
再說關公從襄樊出兵之後,在宛城,汝南大敗了曹仁,曹仁無奈向許昌的魏王求救。曹操採納了司馬懿的建議,令滿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