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馬躍檀溪上(第1/3頁)
章節報錯
詩曰
古來寶駒各逞能,的盧逸韻映新輝。
檀溪奮躍清濤破,蜀道崎嶇路險依。
赤兔空懷千里志,烏騅徒負霸王悲。
救主奇功千秋在,忠魂纏繞彩雲飛。的盧贊
上文書說到劉備將馬送與了劉表,表也是愛不釋手。他當時擺酒與玄德慶功,席間他對劉備說道“吾弟如此雄才,荊州有依靠矣,但我恐南越來犯,還有張魯和孫權也深以為患”。玄德曰“弟有三將,皆可重用,可令張飛巡南越之境;關羽拒固子城,以拒張魯;趙雲拒三江以防孫權。若如此則有何懼哉”?劉表想按這個想法辦。
但他的後妻是蔡瑁之姐,蔡瑁是荊州地方豪族之一,影響力比較大,他見玄德為人深沉,城府頗深,不容易制,因此與劉備很不對付。他見劉表與玄德深交密切,乃對其姊說道“劉備遣三將居外,自己坐在城中,長時間會變為禍患”。
當夜蔡夫人對劉表說,我聽說荊州人多與劉備往來,今讓其客居城中無益,不如讓他到別的地方去住。劉表說,劉備是仁德之人,蔡夫人對丈夫說道只怕他不是你想的那樣。表沉吟不答,
他騎著劉備送的馬回到城中,被蒯越看到,問他此馬何來,劉表說是我弟玄德從張武手中奪來轉贈與我,蒯越曰“先兄蒯良,曾習得相馬之術,他又將此法傳吾,此馬雖是西域大宛良馬,但這馬眼下有淚槽,額邊有白點,全身白毛,雖是千里良駒,得卻能妨害主人,張武便是因她而亡的,主公不可乘之。它的名字叫“的盧”。
劉表聽信了他的話,決定將馬退回劉備。第二天劉景升設宴請劉玄德同飲,席間他對劉備說:“賢弟昨日承惠良馬,為兄深感厚意,但賢弟隨時都有岀徵的機會,必須要好馬為伴,方能馳騁疆場,立不世功業。此馬跟在為兄身邊不妥,故送還賢弟。俗語說“紅粉贈佳人,寶馬配英雄”只有賢弟這等賢才,才不負這匹良馬”。劉備稱謝。
劉表又對他說“賢弟長居在此,恐廢武事,襄陽北邊新野縣城,那裡也是荊襄重要之處,錢糧頗多,足以支撐賢弟軍隊的開支,請賢弟移駐新野屯紮,不知賢弟有什麼想法”?
當下劉備領命率所部以及平亂收編的亂軍精卒,共二萬人馬屯紮新野。當初劉表領荊州牧,來到荊州,很快就取得了當地大族的支援,已站穩了腳跟,而蒯越乃是荊襄大族之一,所以劉表還是聽他的話。
劉備謝別了劉表,領本部人馬望新野而來,只見馬前一人長揖而言曰“公所騎的馬不可再騎了”,玄德視之,乃是荊州幕賓伊籍,字機伯,是山陽人。劉備連忙下馬問其原因,伊籍曰“昨日見蒯越對劉景升言說此馬名叫的盧,乘則妨主,因此劉表才將它退還與你。玄德公你不可再騎了”。劉備曰“備深感先生見愛。但人生死有命,豈是一馬可妨的嗎”?
籍服其高見,從此也經常與劉備來往,劉備辭別他後,帶人到新野駐紮下來,從此軍民皆喜,政治一新。
等到劉備,關公帶眾人在新野安住下來之時,才發現三弟夫妻及二十八燕將不知所蹤,他問了眾將,眾人也說不見了三將軍。於是劉備,關羽請問了賈詡和戲志才;因為張飛與二位軍師走得很近。陳壽曾經有這樣的評論,說飛“只敬君子,不恤小人”。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時可以理解,張飛在涿郡會劉關結義之時就說自己頗有家產,可見他並不是單純的屠戶,屠豬殺狗是對他的人身攻擊,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當時涿州城中最大的屠宰場老闆,手下有專業的屠戶和販賣人員。當然他高興時也經常殺豬,所以腕力捅刺穿透力極強。
每個時代都是一個道理,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須要有一定的人脈,在他拉攏人脈之時,如有夥計人等問他,他自然是很生硬的扔下一句話就走了。這就是他只敬君子不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