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西南王化(第1/4頁)
章節報錯
上回書中說到士燮無奈之下,為了讓交趾郡的萬民少遭殺戮,親自跑到蜀兵大營投降,並以自己三族人的牲命換取全郡民眾的平安。許多將領和龐統都認為他主動投降,張飛會饒恕他的死罪;殊不知桓侯並不想放過他們,於是他在蜀營中自殺殉城,張飛命令士兵們剷除了士姓家族,除了女眷不動之外,和一些弱智計程車姓男人傳宗接代,承襲香火之外,多數十二歲以上計程車姓男丁俱以死罪處之。
這樣處置法算是不重不輕。要說輕吧,整個交州士家豪族的男丁幾乎殺絕十不留一,整個交州計程車姓才留下幾十個男丁,而且都是資質平庸的人。
要說重呢也說不上吧?因為士家畢竟能傳承下去,老少女眷都沒有受到誅連。並且還保留了所有的財產,十歲以下的男孩子一個也沒有動,許多的女人也懷著孩子,反正士姓的香火是得到傳承的。有詩為證:
士燮無意招禍災,心念有差受株連。家族男士歸陰府,多少男人赴黃泉。
有士姓中一此老婦探聽到桓侯有妻妾數人,認為他可能是好色之徒,為了爭取能夠得到他的庇佑,不管有血海之仇了,她們主動從家族中選岀了二十多名未婚女子,託稍熟一點的人帶著進獻與桓侯,張飛卻叫張遼等眾將一人一個,把這些士姓少女分了領回去做姬妾。士姓的美人計到底還是落空了,不過成了這些大將的小女人後,有些也在丈夫身邊也說得上話,關鍵的是張飛對士家並無趕盡殺絕之意。所以世家雖遭劫難,但是還是能夠繁衍後代,傳承香火下去的。
張飛接著處理與交趾城中的降兵降將,把這些兵將該帶走的帶走,他召見了蠻王孟獲和牂牁的呂凱兄弟,肯定的他們的知禮,並嘉獎撫慰了他們一番,然後安排他們各回領地,好好的勤政愛民,振興一方。讓該地民眾能夠正常的春種秋收。
孟獲見到了士燮的下場後,心中也是起伏不定,他這件事上是認為祖宗尚有餘德,所以桓侯也沒有對孟家下手,畢竟他孟獲的罪過比士燮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兵回到了南中,更加徹底的被桓侯所懾服,反正在張飛有生之年,他南方不敢有絲毫異動。
史得功被放了出來。因為桓侯查得他在交州很是正直,從不魚肉百姓,還經常規諫士燮,曾經勸過士燮,叫他不要招惹蜀兵。因為張飛已經把表文上報蜀中,他推薦建元人鄧方為庲降都督,領交州知府事,鎮守交州,並令楊洪,周群帶領留下的大兵六萬人,留守交州。但是必須留一個熟悉南方世俗,並且有一定威望的人輔助,所以桓侯有意留史得功協助三人鎮守交州。
史得功向張飛提岀,要厚禮重葬士燮,並好好的安葬士家的死者,不然他縱是一死,也不再復出。眾人認為閻王殿應該又有一人去報到了,可是人家史得功就是福大命大,張飛不但沒有殺他,並且依從的建議,由他以諸侯之禮厚葬了士燮一族,並下令叫校尉以下的將佐盡去弔孝,如此的恩威並用,使交州士民更加誠服。史得功也表示願意輔助鄧方等人治理好交州。桓侯令他為交州政協參議使,權力只在鄧方,周群和楊洪之下。龐統與早就跟隨桃園兄弟的張合,太史慈,趙雲,張遼等人見張飛把權術玩弄的如此精熟,卻深為不解。
以張飛的才能,從破黃巾起兵以來,救北海,坐徐州,投呂布,奔曹操,投袁紹,敗汝南,奔荊襄。這些時候他一直在場,他的謀略那時都去哪裡了?雖然沒有臥龍,鳳雛和徐元直,可是賈詡,戲志才同樣的是天下奇才,才智謀略不輸於人,他張飛為何還是要走當陽,奔夏口,棲身江夏。難道真的是時也,命也,運也?
張靈、張珊見士家所獻的少女之中,有幾個少女的美貌比自己有過之無不及,心中本想著桓侯的後院又要添人進口了,可是張飛卻大方的分與了老兄弟們,她們的心下也是極為不解。平素好色如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