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清光緒青花佛字纏枝西番蓮紋碗(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先生並不認識徐良傑,聽他這麼說,也就這麼相信,笑著說道:“原來是王先生,你好。”
“不知道王先生和劉小姐是什麼關係?”
“我們算是朋友關係吧。”徐良傑笑著說道。
魏先生哦了一聲,再次打量徐良傑的穿著,只覺得這個人看似樸素,但應該也是個有錢人。
畢竟劉若萱的家庭條件,他是很清楚的。她這樣的女子的朋友,應該不會是什麼窮人。
一般來說,窮人也不大可能和她有什麼交集。
“原來是劉小姐的朋友呀。”魏先生笑了笑,然後說道:“王先生,請用茶。”
“嗯。”徐良傑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劉若萱說道:“魏先生,你之前電話告訴我,說你有件老東西想要拿給我看看,現在可以拿出來了。”
“好的劉小姐。”
魏先生笑了笑,旋即就從旁邊的座位上,拿起了一個木盒,放在了餐桌上。
徐良傑瞥了一眼,木盒呈現灰黑色,應該是刷了一層木漆的。至於用料,並不算差,應該是紫檀木之類的東西,放在桌上有種特殊的香味。
辨別木材,需要用到眼睛和鼻子,用眼睛看木材的紋路,用鼻子嗅木材的香味。
可要是刷了一層木漆,那麼一般是瞧不見木材紋路的。這個時候往往只能夠依靠鼻子嗅香味。
好的紫檀木的香味是比較濃郁的,也和別的木材有所區別。
至於如何精細的辨別各種木材的氣味,那就只能靠水磨豆腐的功夫,死記硬背了。
若是有些時候,眼睛和鼻子都靠不住了,就可以用手去摸。透過不同的觸感,去辨別木材的種類。
要是這樣都不行的話,那就只好用燒的法子了。木材一旦燃燒起來,不同種類的也會有不太一樣的表現。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古玩圈的人,很少用燒木材的方式,去辨別木材。
那對古玩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一看到這個包裝用的木盒都這麼的不錯,劉若萱不由雙眼微微發亮,還沒有看見裡邊的東西,就已經覺得這會是一件不錯的東西。
魏先生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微笑著將木盒開啟,從裡頭拿出了一隻瓷碗。
這隻瓷碗形制端莊規整,一看就覺得有些舒服的感覺。內壁是光滑的素面,外壁則是以青花為裝飾,外部繪有青花纏枝西番蓮佛字的紋樣,然後再以纏枝西番蓮相隔,。
這個繪畫者的功底不俗,徐良傑一眼就看得出來,是出自當時繪畫高手之手。
青花小碗上所繪纏枝花卉紋飾生動鮮活,枝葉繁茂,葉脈纖細多姿,花朵宛轉盛開,俊朗靈動,筆觸細膩,青花髮色青翠淡雅,極具宮廷喜慶祥和的氣象。
整器紋飾構圖繁密,繪畫精細,胎釉精良,風格靜謐祥和又不失華麗喜慶,當屬上佳製作。
這樣的東西,只要有一點古玩功底的人,都很難說是贗品。
就連劉若萱一點都不想懷疑,但還是看望徐良傑問道:“你怎麼看?”
“妥妥的一眼老,大開門。”徐良傑淡淡的說道,一邊伸手將這隻青花小瓷碗拿了起來。
這隻碗個頭不大,直徑一十四厘米,高大約有七厘米左右,一隻手很輕易的就能夠拿起來。
翻轉一下底部,瓷碗的底部上書寫著“大清光緒年制”六個大字,是一個很尋常的題款。
字寫的很自然,不似後世的仿品,並不侷促,突兀。一看也是個老的。
所謂的一眼老,就是一眼看上去,東西就是老物件。所謂的大開門,也是類似的意思。
像是這種包漿圓潤,器型協調,自然沉澱著有股老時光氣息的東西,一般古玩圈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