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四目的問題,正準備夾一筷子下酒小菜得九叔,手也不由頓了一下。

隨後,同樣有些遲疑道:“這…師妹憑藉那手善養靈嬰的絕活,可是沒少掙錢,按理來說她若是缺少啥東西,也會自己去購置的,這送什麼樣的禮物嘛,還真是得好好考慮一番。”

也不怪九叔說了半天全都是廢話,根本沒有一點有用的東西,實在是蔗姑她還真就不缺錢。

錢都不缺了,那麼缺些其他東西,難道就不會自己去買麼!

並且因為當年在茅山時候的那檔子破事,搞得九叔一直都是躲著蔗姑走,壓根就不瞭解對方的喜好,連對方喜歡什麼物甚都不知道,又談何針對性的送去禮物呢。

這送禮也是有講究的。

什麼講究呢?

其一,是實用性。

其二,是符合送禮目標的喜好。

若論實用性的話,若是實在想不出來具體送什麼,那就只需要準備好錢財就足夠了,缺啥你自己拿錢去買唄。

而若說對方不缺錢財,那麼禮物就得要符合人家的喜好了。

可偏偏蔗姑的情況,前者不缺,後者師兄弟二人都不瞭解對方的喜好,這下就有些抓瞎了。

就在九叔皺著一字眉苦想之際,四目卻很是納悶的尋思著,蔗姑師妹怎麼會那麼有錢呢?

難不成養靈嬰就這麼掙錢麼!

四目雖說不像蔗姑那樣把養靈嬰之法練到極其精深的程度,但也不是說就一點都不瞭解的,所以想了半天也沒能想明白,養個靈嬰到底是從哪裡能掙到錢的。

自己想不明白,但旁邊不是還有能想明白的師兄麼。

“師兄,我想了半天都沒想明白,師妹養靈嬰就那麼掙錢的麼?”四目眼巴巴的問道。

被打斷思路的九叔不耐的瞪了對方一眼,但也還是開口回答:“哼,你蔗姑師妹做得那些買賣,哪個不掙錢,哪個不能掙大錢!”

不等四目剛想要張嘴繼續詢問,就被九叔打斷道:“蔗姑問米通幽還只能算是小頭,真正大頭就在於其養靈嬰這方面上。

四目你不知道她那一手送子的米婆媽媽名聲,早就傳遍周圍十里八鄉了,不說問米,單是求子的人就絡繹不絕,你想想她能缺錢麼!”

四目一開始還沒能反應過來,但緊接著就回過味兒了。

仔細想想蔗姑除了會養靈嬰之外,還會什麼?

自然是通幽問米啊!

問米就必須得懂得如何通幽,還要跟地府那邊維持好關係,這兩者結合之下,難怪還能幹著給人送子的活計。

道門當中雖然也有一些送子的法門法術,但在這方面卻一直聲名不顯,真正有名聲的是佛門那邊的送子觀音。

多數普通人家想要孩子的都只會去寺廟當中上香祭拜送子觀音,很少會聽到求子的跑去道觀求神的。

若說專業不對口吧,道教神系裡邊也是專門有這方面的神職,可要說專業對口吧,偏偏又沒有什麼有名的事蹟,最起碼是那種被大眾熟知的,搞得這不上不下,也頗為尷尬。

導致這時間一久,連道門弟子自己都快忘記了還有這麼一門本事。

而蔗姑本身並不是專門修煉的送子方面的法門,而就只是養個靈嬰而已。

可偏偏人家還跟地府有關係,又擅長通幽問米,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

原材料(靈嬰)有了,連送貨的渠道(地府)也有了。

這有人上門求子,蔗姑只需要通幽送些已經化解掉身上怨氣的靈嬰下去,在透過跟地府的關係,讓下邊專門把靈嬰投胎給指定人家。

慢慢的名聲不就打出去了麼。

華夏自古以來,人們最為重視兩件事情,第一就是血脈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