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村的舊塵秘事

在清平村,孫家可是響噹噹的大戶,打清朝那時候起,就靠著大片的良田和精明的生意頭腦,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紅火。孫老爺子留著一把長長的山羊鬍,整日端著個紫砂壺,在自家那幾進幾齣的大院子裡晃悠,那派頭,彷彿這清平村都是他家的。

清朝末年,世道亂哄哄的,可孫家卻像個避風港,安穩得很。孫老爺子的大兒子孫福貴,膀大腰圓,整天領著一幫家丁在村裡耀武揚威;二兒子孫福康,肚子裡有點墨水,戴著副眼鏡,總想著出去闖蕩一番。

“爹,您瞅瞅這報紙,朝廷又要變法了,咱這生意,怕是得受影響啊。”福康拿著張皺巴巴的報紙,急匆匆地跑到孫老爺子跟前。

孫老爺子不緊不慢地抿了口茶,“慌啥?咱孫家這麼多年,啥風浪沒見過?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

福貴也湊過來,大大咧咧地說:“就是,老二,你別一天到晚瞎操心,有爹在,咱孫家倒不了。”

可沒等他們緩過神,辛亥革命的浪潮就湧來了。村裡的年輕人都在議論紛紛,要剪掉辮子,孫福貴卻死活不肯。

“這辮子可不能剪,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說剪就剪,那像什麼話!”福貴摸著自己的辮子,氣呼呼地說。

福康在一旁笑話他:“哥,都啥時候了,你還守著這老一套,現在是民國了,咱得跟上時代。”

孫老爺子看著兩個兒子,嘆了口氣:“隨你們吧,這世道啊,是真變了。”

沒幾年,北洋政府上臺,軍閥混戰,清平村也沒能倖免。有一天,一群大兵闖進村裡,說是要徵糧。

“你們都聽好了,每家每戶,都得出糧,支援前線,誰敢違抗,軍法處置!”為首的軍官拿著槍,在村裡大喊大叫。

孫老爺子一聽,急得直跺腳:“這可咋整?這糧食可是咱一年的收成啊。”

福貴擼起袖子,就要衝出去理論:“憑啥搶我們的糧食,我跟他們拼了!”

福康趕緊拉住他:“哥,別衝動,這些人可不好惹,咱得想個辦法。”

最後,孫家還是拿出了不少糧食,才把這群大兵打發走。可經過這一遭,孫家的家底也薄了不少。

日子就這麼磕磕絆絆地過著,轉眼間到了民國政府時期。福貴的兒子孫小虎長大了,這小子機靈得很,滿腦子都是新思想。

“爺爺,爹,現在外面都在搞新文化運動,咱們也不能落後啊,我想去城裡讀書。”小虎一臉興奮地說。

孫老爺子皺著眉頭:“讀書?讀啥書?咱孫家祖祖輩輩都是種地做生意,讀書有啥用?”

福貴也附和道:“就是,小虎,你老老實實待家裡,幫著打理生意。”

小虎急得直跳腳:“你們這是老封建,現在是知識的時代,不讀書,以後咋在社會上立足?”

在小虎的軟磨硬泡下,孫老爺子終於鬆了口。小虎如願去了城裡讀書,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整天跟著他們遊行、抗議,忙得不亦樂乎。

“爹,爺爺,現在國家被日本鬼子欺負,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我要去參軍,保家衛國!”小虎放假回家,一臉堅定地說。

孫老爺子一聽,差點暈過去:“你這孩子,咋這麼不懂事?參軍多危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讓我們咋辦?”

福貴也勸道:“小虎,聽爹的話,別去冒險,咱孫家就你這麼一根獨苗。”

可小虎心意已決,“爹,爺爺,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國家被侵略,我一定要去!”

就這樣,小虎瞞著家人,偷偷參了軍。孫老爺子和福貴知道後,又氣又急,可也沒辦法。

抗日戰爭期間,孫家的日子過得提心吊膽,每天都盼著小虎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