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左看看、右摸摸,盯著這些商品出神,不時掏出相機拍上幾張。還有一些則是成群的“古惑仔”和“南洋佬”,他們中領頭的人舉著手機,大聲吆喝著什麼。一些懼怕他們的商家,紛紛眼神躲避著。身著制服的巡警,慢悠悠的看著這一切。在他們眼中,只要沒事情發生,今天便可平安下班,回家盡享安樂茶飯。

廟街售賣的貨品,以日用百貨和服裝為主。髮箍、小手包、手電筒、冰箱貼,單價不過幾元到百元港幣。同樣的餐飲或服務,廟街都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一些。在這裡,洗一整桶衣服,標價是十五港元,茶餐廳一個有肉有奶茶的套餐,只需要不到五十港幣。正因為如此,廟街一直被稱為“平民街”。很多旅行手冊上,都將這裡作為香港必去的景點。香港旅遊部門在電影片道里,賣力的宣傳著“廟街夜市”是香港十大景區之一。

在這裡,有人們喜歡的經典港片所青睞的取景地。李明這時停了下來,拿出數碼相機捕捉著霓虹燈背景下的迷人夜景。

,!

在李明身後的燈光下,當地人輝仔端著餐牌,挎著一隻腰包,站在寧波街與廟街的十字路口。當揹著雙肩包的歐美遊客經過時,他用英語招呼,推著嬰兒車的中國面孔出現時,馬上切換粵語或普通話,如果面前走過眉心點著紅的印度客人,輝仔會用印地語上前攀談。穿著一身白色t恤,頭髮染成褐色的輝仔,今年22歲,在廟街的這家大排檔已經工作了四年。他的職責是向每一個路過的人推薦菜式,並儘可能的讓遊客坐到自家排擋內。廟街的大排檔,用防雨的帆布搭起頂棚,沿街排上桌椅,出售的多是海鮮產品。潮州人擅長做的蠔烙、香港人愛吃的咖哩魚蛋,以及每隻足有十幾厘米長的皮皮蝦,用盤子盛好擺在路邊,在各國遊人面前“實物展示”。

輝仔的工作時間,與廟街的作息相同。每天下午五點多上工,晚上九點左右,人流量達到峰值時,是輝仔最忙碌的時候。而到凌晨一點半以後,行人逐漸寥落的時候,一些檔口會選擇收攤。因為遊客眾多,這裡的商販大多會說幾種外語,不過只限於簡單的推銷和講價用語。

輝仔盯著李明看了半天,知道這是名大陸客。於是上前用刻意拐音的“北京話”說道:“大……大哥!來看看啊,檔裡什麼都有,蒸魚活蝦,新鮮象拔。全都很便宜啊,嚐嚐看啊~兩份菜,老闆還贈你啤酒啊~大哥~大哥看一看嘛!”李明笑著說道:“我確實餓了,你有什麼好的推薦啊?要新鮮的,我不吃辣,也不喝酒。有沒有飲料呢?”輝仔趕忙拉著李明,讓到檔口以後衝著裡面喊道:“小妹,小妹啊!給老闆安排吃得飽,吃得好的菜。”隨後,輝仔又跑去路邊招攬客人去了。

李明坐在檔口的餐桌旁,看著條紋的摺疊桌,桌上調味料拼盒像是每天都會擦拭一樣乾乾淨淨。筷筒內的全都筆直筆直的竹筷,告訴著前來就餐的食客,廟街的檔口究竟有多講究!這時負責傳菜的服務員拎過來一瓶啤酒放在桌上,上面扣著一個杯子。服務員翻開單頁朗聲道:“想吃什麼?”李明怯懦的推了推啤酒後說道:“我不喝酒,我想吃飽點,有魚、有蝦、有炒飯就好。”服務員這時衝著身後灶上的廚師喊道:“發達哥,有魚,有蝦,有炒飯~他一個人。啤酒不要,換飲料!”廚師好像就是老闆,趁著人不多的功夫,親自從水桶裡撈出一瓶鎮著的可樂送了過來。然後客氣的說道:“小妹今天本來有音樂課,週末太忙讓她來幫忙,別介意!”李明笑著回應道:“沒關係,沒關係。我想吃蒸魚和蝦仁的炒飯。”老闆這時興奮的說道:“你是大陸人,過兩天是要來看回歸嗎?你稍等,我這就給你去做。”老闆開心的跑去灶臺忙活去了。李明則趁著等待的功夫,觀察起了周邊的一切。

正當李明被這電影照進現實的場景所吸引時,一隻手輕拍了李明的肩頭。李明一回頭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