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李明重生後的兩年內,找出一支在中學生杯籃球賽中“異軍突起”的隊伍話,很多球迷會脫口而出“六中”。這支球隊以其“嚴苛的入隊選拔標準、刻苦的訓練強度、認真甚至近乎較真的比賽態度”聞名於牛城籃球圈子。尤其在進入九七年以後,六中的籃球水平肉眼可見的呈指數級成長。這支校級籃球隊伍甚至在一些成年人參加的社會範圍內的比賽中,時不時能將人民醫院、輪胎廠等強隊斬落下馬。而六中更以其超高的省體育學院錄取率,來吸引牛城廣大的體育特長生加入該校。可以說,六種籃球隊中有的隊員在入隊之時,就已經具備一定的體育特長了,而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實力就是——“體能”。並且,六中籃球在這一兩年內,根本不缺乏比賽經驗。因為牛城社會範圍內的群眾賽事,一年四季都會舉辦,甚至在一段時期內就會有好幾個比賽扎堆舉行。因此,六中隊就成了很多牛城各廠礦單位傳統籃球強隊,賽前準備時期裡最好的陪練。就是這樣一支球隊,在九八年的中學生杯半決賽遇到一中時,直接將一中踢下神壇。這讓對傳統強者充滿挑戰衝動的籃球人心中,紮下了了一顆堅韌無比的楊樹苗,它象徵著堅韌與倔強,讓越來越多的籃球少年們更加熱愛籃球,更加渴望挑戰!

而決賽日這一天,盃賽組委會把場地定在了牛城市體育館來進行,這也是牛城體育圈對這位“新銳勁旅”最大的敬意了。現場的觀眾席早早就擠滿了前來觀戰的球迷們,他們成群結隊的前來為各自的球隊加油助威!

邵等會雖說是六中隊的隊員,但是因為之前和李明、志國等人參加過省賽預備選拔,自然和二中的部分隊員非常熟悉。只不過邵等會那“悶葫蘆”的性格,促使其並沒有和二中隊的隊員們做太多的互動,他只是叉腰站在中圈線和李明聊著天而已。因為邵等會超強的體能,以及迅捷的跨場運球速度,讓其在這屆中學生杯上,被冠以“駱駝”的諢號。但是因為他木訥的性格,李明半開玩笑的管他叫“呆萌駱駝“。這個新新詞彙,以其有趣的戲謔性,迅速在牛城中學生籃球圈子傳將開來。此刻,邵等會在中圈線問李明:“明弟,你今天還準備打三分嗎?”李明詭異一笑反問道:“難不成,想讓我和你打快攻?”邵等會沉吟了半晌後說道:“這不,想跟你商量商量呢!”李明哈哈大笑,隨後轉身運球跑開,臨走時候喊道:“看你能不能把我拖進你的節奏吧?”

都說,將之所指,兵之所向!這場比賽的精彩程度,也必將載入牛城籃球比賽史冊。因此,劉指導為這場比賽的準備可以說是做足了功夫。中午,劉指導要求每一名隊員必須到二中校園食堂就餐,午餐劉指導給每名隊員安排了豐盛的午餐:一斤大小的“正義號”醬牛肉、一個“符離集”大雞腿、兩個雞蛋、一小盆杏仁菠菜、一小盆米飯、兩根香蕉和一碗上好的“南和金米”小米粥。劉指導還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購買了成箱的杏仁巧克力,並叮囑孩子們必須吃完午飯,這些巧克力留著下午打比賽時補充能量用。劉指導還專門給每個孩子的老師打去電話替他們請假,下午在比賽開始前,劉指導強制孩子們在整理出來的體育器材室午睡休息。期間,還要求每個隊員必須喝夠指定量的飲用水。李明這個“無肉不歡”的吃貨,竟然在消滅了自己的全部餐食後,腆著臉來到食堂負責老師身邊要求再多給一塊牛肉,或者一塊雞腿也行。在劉指導半開玩笑的詢問是否未吃飽的情況下,李明立下了軍令狀:“教練,我多吃一塊肉,我多搶十分回來!”於是,在李明的影響下,很多也覺得肚子裡還差點縫的隊員也都加了餐。搞得劉指導只能指揮隊員們在飯後參與收拾體育器材室,以免他們下午撐的跑不動。李明還睡了參與比賽以來“最美的午覺”。待他醒來後,已是壯實哥召集大家準備登車集體出行的時間了。在臨上車之前,劉教練還貼心的為每位隊員發了一小瓶補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