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緣,幫了不少貴人,才有了後來的通電這事。”

老人猛地轉過身,目光緊緊盯著大勇,神情格外嚴肅:

“大勇,你好好回憶回憶,這麼多年,你可曾見過李叔的道觀為交電費發愁?可曾見過他的道觀裡缺過一粒鹽、一顆米?”

大勇一聽,眼睛瞬間瞪得如同銅鈴一般,嘴巴大張,臉上寫滿了驚訝與疑惑,好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說:

“對啊,我怎麼從來沒留意過這些事兒?李爺爺平日裡看著普普通通,沒想到竟然這麼深藏不露!要不,咱們找個機會,去跟李爺爺取取經,讓他指點指點,說不定咱們也能發家致富呢!”

說著,大勇的眼睛裡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老人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如墨,腳步戛然而止,帶起一陣塵土。

正聽得入迷的大勇,被這突如其來的停頓嚇了一跳,也急忙停下腳步,陳十一也跟著停下腳步。老人緩緩轉過身,挺直了脊樑,目光如炬,直視著大勇,語氣低沉而有力:

“大勇!你年紀輕,又常年在外打工,對村裡的事兒瞭解太少。有些事兒,是我這個當長輩的疏忽了,一直沒跟你們這些後生講清楚。”

老人深吸一口氣,眼神中滿是敬畏與莊重:

“紫雲觀在咱們道村,那可是歷經了好幾輩人的時光。我爸說,從我爺爺的爺爺那時候起,紫雲觀就已經立在那兒了。

那時候,觀裡主持也是姓李,是個有大本事的人。

後來,小日本侵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戰火眼看著就要燒到咱們這兒。整個村子人心惶惶,大家都嚇得六神無主,不知道該往哪兒逃。

就在這生死關頭,那位李觀主站了出來!他獨自一人,守在村口,唸唸有詞。說也奇怪,原本氣勢洶洶的鬼子,愣是像被什麼東西擋住了一樣,怎麼也進不了村子。

就這麼著,咱們道村躲過了一劫,全村人的性命都保住了!所以李叔作為道觀的繼承人,我們必須尊重他!”

老人的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有些哽咽:

“這份恩情,比山還重,比海還深,咱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村裡的老人們,哪怕牙齒掉光、走路都不穩了,每年都會自發組織起來,為道觀翻瓦、修繕,平日裡送糧送菜更是家常便飯。

這是咱們的心意,也是對恩人的敬重與感激啊!”

說完,老人緩緩轉過身,夕陽的餘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個孤獨而又滄桑的背影。他的腳步愈發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歷史的長河,向著遠方,緩緩走去 。

一會,老人停下腳步,轉過身,神色凝重地看向陳十一,目光中滿是關切與叮囑,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位小兄弟,我瞧你也是個實誠人。只是不知究竟是誰讓你來找李叔的,但不管怎樣,李叔他老人家一生行善積德,幫過的人數都數不清,希望你能打心底裡尊重他。”

說著,老人微微仰起頭,好似看見不知坐落於何處的道觀,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

陳十一連忙上前一步,臉上帶著謙遜的微笑,恭敬地回應道:

“老人家,您放心。我的師傅曾經受過李道長的大恩,這份恩情我雖未親身經歷,卻也聽師傅唸叨過無數次。我此番前來,本就是帶著敬意與感激,絕對不會有絲毫冒犯。”

他一邊說,一邊微微躬身,以表誠意,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誠懇。

老者聽聞,臉上的神情緩和了許多,微微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他輕輕地嘆了口氣,感慨道:

“唉,如今這世道變化太快,或許是我們日子過得太安逸了,時間久了,骨子裡那些最純粹的情感都被慢慢磨滅了,對感恩這種事,遠不如上一輩人那般放在心上。又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