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端即將翹起之時,大姐用手微微撫了撫秤桿,像是在安撫一個調皮的孩子,緊接著看了看,便說到,

“小兄弟,剛好兩斤哈。” 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與滿足。

說著,將秤桿子上的塑膠袋取下,遞給了陳十一,雙手遞出的動作帶著幾分敬意與感激,畢竟每一筆生意對她來說都至關重要。

而陳十一則是對著她微笑了一下,隨後則從褲兜之中取出一張五十元錢,遞給大姐,那五十元錢被陳十一疊得整整齊齊,帶著他的溫度。之所以沒用手機支付,便是如秤桿子一般,除了稍大點的店鋪,現在的手機也同樣精貴了起來,雖然可使用的軟體少了許多。

風嬰之後,手機生產產業鏈遭受重創,零部件短缺,技術人員流失,使得手機成了奢侈品,普通百姓只能在必要時才捨得拿出來使用。

這位大姐將陳十一手中的五十元取下,手指輕輕捻過鈔票,感受著紙張的質感,接著開啟系在腰間的小包,那小包樣式樸素,卻被大姐縫補得結結實實,看得出使用了許久。

她從一堆零錢之中數數點點,拼合成三十元錢遞給陳十一,“拿好哈,小兄弟”,大姐的聲音輕柔,帶著幾分關切。

陳十一從大姐的手中取回三十元錢,放回褲兜之中,手指觸碰到褲兜內的其他雜物,發出輕微的碰撞聲。

而大姐則是在將槓桿秤放入籮筐中後,挑著扁擔,漸漸走去,扁擔在她肩頭上下顫動,她的背影漸行漸遠,融入到周圍有些破敗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的街景之中。

他則提著塑膠袋順著道路繼續不斷前進,塑膠袋在手中微微晃動,小白菜的葉片偶爾從袋口探出,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

不多時,便來到一開闊之地,在這個地方居中是架起了一道道棚子,棚子用簡易的竹竿和塑膠布搭建而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看似簡陋,但這卻是附近最大的菜市場了。

菜市門口不少人提著大袋小袋進進出出,人群來來往往,熱鬧非凡,嘈雜的人聲、腳步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獨特的生活樂章。

而陳十一在進入菜市場的過程中不時聽到一些叫賣聲,

“新鮮的水果嘞,便宜賣啦!”

“剛撈上來的魚,活蹦亂跳的!” 著實有點熱鬧,那熱鬧勁兒驅散了些許風嬰殘留的陰霾。

隨著陳十一來到內部,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道穿行其間,小道兩旁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攤位,蔬菜攤、水果攤、肉攤琳琅滿目。若是第一次來到這裡的人,怕是找不著東南西北,眼前這迷宮一般的佈局,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顯然,陳十一不屬於此列,他輕車熟路般,左拐右拐,腳步輕快而篤定,便來到了魚攤前。

在他面前的是幾個白色大型塑膠桶,桶裡的水有些渾濁,卻不斷冒著泡泡,氧氣泵工作的聲音持續傳入耳中,

“咕嚕咕嚕”,

像是魚兒們歡快的呼吸聲。而在那桶後則是坐著一名約四十多,鬍子拉碴的男子,他身上圍著一塊有些油漬的圍裙,頭髮略顯凌亂,正百無聊賴地看著過往行人。

在他看到陳十一的瞬間,便像是見到了久違的老友,起身笑道:“兄弟好久不見咯!是今天要來客人不澀,準備要撒子魚呢?”

男子的聲音粗獷豪爽,帶著濃濃的市井氣息。

陳十一聞言嘴唇自然彎曲,露出些許牙齒,看起來溫善和藹:“哈哈,是有個朋友要來,老哥給我來條鯉魚咯,倆個人吃不多,2 斤多點就差不多了。” 陳十一腦海中浮現出朋友的面容,想著要好好招待一番。

“要的,兄弟,我這裡的魚,鮮活的板哦,招待朋友最合適了。”

男子邊說邊拿起一旁的網兜,大步徑自走到其中一個白色方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