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苓無語的嘴角直抽抽,一拳砸在程坎的腦袋上。

“不會說話就閉嘴,別沒話找話。”

程坎被打的嗷嗷叫喚。

社會恐怖分子程坎這幾天和蕭棲寒相處的也算能說得上話,於是大聲向蕭棲寒控訴時苓的惡劣行徑,就差躺地上耍賴打滾。

看著蕭棲寒眯起眼睛的淺笑,時苓自覺面子上掛不住。

“坎子你少裝蒜,我根本沒使勁!”

“苓姐你手勁多大心裡沒底嗎!我感覺腦袋現在像是月球的隕石坑。”

“胡說!少詆譭我名聲,想捱打就接著叫喚啊!”

下一秒,程坎頭頂兩個大包,老如實,端坐如鵪鶉。

時苓氣呼呼的坐回位置,喝水潤喉。

“苓姐,下午有走班課哦,可以看到你最愛的涓子哦。”

涓子全名張涓,是她的最喜歡的生物老師。

時苓所在的地區,實行三加二加一的選科制度。

簡而言之就是,三為語文,數學和外語;

生物,化學,政治和地理,四選二;

歷史和物理二選一。

這樣的搭配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特長,一定程度上提高成績。

但弊端就是太過自由在未來報考大學的部分專業可能受限。

七中的班級的劃分則是分為物理類和歷史類。

每一類有三個檔次:清北班,最佳化班,平行班。

時苓對理科一竅不通,於是在物理十幾分和歷史五六十分之間果斷選擇歷史。

不過她為什麼是最佳化班呢?

倒不是她有能耐,而是歷史類本來就只有九個班級,北大班分走一個,只有八個班級真的沒有必要再分檔次,乾脆全是最佳化班。

不過七中居然還能借題發揮宣傳自己歷史類不安排平行班,讓每一個報歷史的學生享受最佳化班的師資力量。

真是開局就埋天坑。

哪個老師分到最佳化班就是最佳化班的師資力量,可不就是如此每一位歷史類同學享受最佳化班的待遇嗎?

真是把文字遊戲玩明白了。

而走班制是將選政治,化學,生物,地理的學生進行各自分班,一個班裡會出現文理同班的情況,實際操作起來也很比較繁瑣。

將小科分好的班級再安排到固定到教室,等到上課時,直接拎著書包就去固定班級上課即可。

本身這個措施可以將學科自由度拉大,他最初的好意時苓心領了。

不過先前走班總是被翻書桌,偷東西,扔垃圾的經歷,她同樣忍無可忍。

大概是高一下半學期剛開始的幾天。

當她第三次被偷走放在書桌裡的飲料,且上課“野餐”不把垃圾帶走後。

那天下午的第一節走班課,她並沒有離開座位,就在這裡等著。

五分鐘後,教室的人已經全部重新整理一遍,還有兩分鐘上課時,她終於等來了萬惡之源。

“誒誒,這是我的地兒。”

那個男的毫不客氣的用書角刺戳時苓的手臂。

時苓回頭:“就是你偷我東西還往我桌子底下扔垃圾?”

“不是,就瓶水你至於嗎?還在這兒堵我呢?”

那個男的露出輕蔑的笑,將本就醜陋油膩的麵皮驟縮的更加讓人生理不適。

時苓點點頭:“好,現在,把飲料還我。”

“怎麼著,你家是收破爛的?一瓶水也斤斤計較?”

“不是一瓶,是三瓶,而且你翻我書桌,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真當別人也是瞎子嗎?”

時苓這裡的動靜吸引了別人的注意,班級裡逐漸安靜下來,統一注視著他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