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萱有點想去查探一下蔣旭書的情況,但想著這些學子都是剛從貢院出來的,估計大多都是在修養身心,估計比較難查。

再加上怕學文醒來會有什麼需要她的情況,於是打消念頭,還是專心在家守著學文。

學文在家調養幾天,就恢復了正常的作息,李萱萱試探問了幾句,考的怎麼樣?

學文說以他的才學估計是不能上榜,但是體驗過這次考試,他大致瞭解到了自己之前在學習上的薄弱點。

回去之後準備針對這些薄弱點加強鑽研,下一次考試應該能比較有把握。

李萱萱安慰了他幾句,發現他也不是特別在乎本次考試的名次,還找關係比較好的同窗一起逛金都,想來應該是看的開的,就不去管他學習上的事了。

李萱萱檢視了下系統,目前學文的文化方面只達到4分,還沒達到5分的潛力值巔峰。

學習上應該是還有能突破的點,只要自己回去多琢磨,向夫子多請教,應該就差不多了。

上個小世界沈令陽也是5分的潛力值,鄉試,會試,殿試都考了的,雖然不一樣,教學的夫子水平也不一樣。

但這個潛力值應該算比較高了,能超越大部分的學子了。

差不多又過了半個月,會試放榜了,學文果然沒考上,李萱萱只小小失望了一下。

但是蔣旭書考了三十多名,名次還算不錯。

等一個月後的殿試出了排名,就能正式進入官場了。

還沒等李萱萱特意去調查蔣旭書的事,學文這邊反而先得到了訊息。

原來在他們剛來都城那會兒,蔣旭書就因為在街上幫助一個小孩子而與正三品大理寺卿家的小姐結識了。

那位戴小姐非常賞識蔣旭書的人品,託人給他找了些歷年的卷子、題目之類的,這次蔣旭書能考的這麼好也少不了戴小姐的助力。

果然,那天李萱萱看到的馬車應該就是戴家派來的。

現在他們遼縣的學子間已經傳遍了,戴大人看蔣旭書考的不錯,已經有意將戴小姐許配給蔣旭書。

因為李萱萱告訴過學文,秋燕找自己拿錢給蔣旭書用來考學,以及蔣家有意在鄉試後上門提親的事。

學文在心裡就認為蔣旭書算是和自己姐姐有婚約的人了,哪曉得還能傳出他即將要與正三品大官家的千金小姐定親的事。

他很生氣,覺得蔣旭書這是毀約,是在對他二姐始亂終棄,他對蔣旭書的印象跌入谷底。

對此李萱萱倒沒有覺得太意外,甚至用現代人的思想來想只能說一句人往高處走。

只是可憐了秋燕的一片痴心,不知道回去要怎樣跟她說這件事。

遼縣考過會試的學子不多,加上蔣旭書一共3個,除了這三人留在都城,其他人都準備回去繼續讀書或者找其他出路了。

……

在她們啟程回遼縣之前,蔣旭書上門來還錢了。

他拿出一張50兩的銀票,說明秋燕前前後後借給了他差不多46兩銀子,多餘的是還的利息錢。

他人還算誠實,解釋自己得到了戴大人看中,願意將女兒許配給他。

他家裡的條件不好,能得到這樣的老丈人資助,是他求之不得的。

也是怕得罪戴大人,他沒有跟戴大人提過他娘看中秋燕的事情。

所以很誠懇的來跟李萱萱商量,希望她不要將這件事透露出去,並且回去勸說秋燕另外找一戶好人家。

同時他也會寫信回去告訴她娘和妹妹,這件事的前因後果,讓他娘和妹妹不將這件事說出去。

因為遼縣距離都城太遠,一去一來花費時間太多,蔣旭書得到了戴家的資助,讓他留在都城專心備考來年的會試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