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唐代宗李豫的另一種榮耀(第1/5頁)
章節報錯
話說在唐玄宗開元十四年的一個吉利日子,十月十三,也就是公元726年的11月11日,咱們的主角李俶,哦不對,那時候他還叫這個名兒,後來改成了李豫,在東都洛陽的上陽宮裡呱呱墜地了。他老爹可是了不起,是玄宗皇帝的太子李亨,後來成了唐肅宗。他老媽是個宮裡的普通宮女,姓吳,可惜啊,生下李俶沒多久,就在開元十八年,也就是730年,撒手人寰了。不過後來,她被追封為章敬皇后,這也算是另一種榮耀吧。
小李俶啊,從小就愛學習,特別是對《周禮》和《易經》這兩本書情有獨鍾,儒家經典也是手不釋卷。這孩子,性格又好,仁義孝順,對人溫和恭敬,說話做事都講究禮儀,心胸開闊,肚量也大,做起事來果斷不拖沓,最重要的是,喜怒哀樂都不輕易表現在臉上,真是個城府深的小傢伙。玄宗老爺子有上百個孫子,但唯獨對李俶這個嫡親的皇孫特別疼愛,為啥?因為李俶長得跟其他孫子就是不一樣,特別有氣質。
說到李俶的英勇事蹟,那就不得不提唐收復兩京的大戰了。那時候,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這個傢伙,找了個藉口說奉了密詔要討伐宰相楊國忠,就在范陽起兵造反了,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到了至德元年六月,安祿山的叛軍一路打到了潼關,嚇得玄宗老爺子帶著一家老小逃到了成都。路上還發生了馬嵬驛兵變,亂得一團糟。這時候,李俶和他弟弟建寧王李倓就勸他們老爹李亨,說咱們得往北走,去靈武。結果,七月裡,李亨就在靈武即位了,成了唐肅宗。
肅宗一上臺,立馬就組建了新朝廷,還讓李俶當上了天下兵馬元帥,所有將領都得聽他的。還在宮裡設了個元帥府,找了跟肅宗有老交情的李泌來當元帥行軍長史。那時候啊,朝廷剛建立,兵員少得可憐,還都是臨時招募的,戰鬥力弱得跟小雞崽似的。但李俶有辦法啊,他待人真誠,廣招流散計程車兵,等到他們跟肅宗到彭原的時候,手裡已經有了好幾萬兵馬了。
到了至德二年正月,宮裡有個叫李輔國的太監,跟肅宗寵愛的張良娣勾結在一起,想動搖李俶儲君的位置。李倓這個弟弟看不下去了,多次向肅宗告發。結果,李輔國和張良娣反咬一口,說李倓嫉妒李俶當元帥,想害他。肅宗一聽,火大了,直接賜死了李倓。李俶心裡那個痛啊,但也不敢說出來。
還有宰相房琯,帶兵去打叛軍,結果打輸了。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在回軍鳳翔的路上也吃了大敗仗。叛軍那時候囂張得很,老來騷擾鳳翔,威脅朝廷。但咱們李俶不慌不忙,他精挑細選了一批勇士,一次次挫敗叛軍的銳氣,讓朝廷上下都安心了不少。 那個夏天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可肅宗皇上心裡更急,他一門心思想著怎麼快點把安史那些叛軍給收拾了。到了閏八月,皇上大手一揮,給三軍將士們發了好多好多的賞賜,就像過年一樣熱鬧,大家都知道,這是要動真格的了,準備一舉奪回京師長安。
轉眼間到了九月,李俶和郭子儀大將軍帶著中軍,還有李嗣業、王思禮這些大將,分別領著前軍、後軍,再加上回紇的兵馬,浩浩蕩蕩地從鳳翔出發了,那場面,簡直比過年還壯觀。特別是那個回紇的葉護太子,和李俶廣平王一見如故,倆人還結拜成了兄弟,葉護太子高興得跟個孩子似的。
大軍一路往東,來到了長安西邊,在香積寺北邊擺開了陣勢,那地方現在就在陝西長安南邊,當時雙方軍隊加起來有十五六萬人呢,跟叛軍十萬人幹了一仗,從中午一直打到太陽快下山,最後唐軍贏了,那叫一個痛快!
天一黑,叛軍就嚇得四處逃竄,唐軍追殺過去,一下子幹掉了六萬人。叛軍的大將張通儒嚇得連長安都不要了,連夜就跑了。李俶一聽這訊息,馬上下令進城,長安就這麼輕輕鬆鬆地回到了大唐的懷抱。
不過啊,之前肅宗皇上跟回紇有過約定,說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