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提醒你們一句,不要去騷擾平安新村的居民。”

這話已經算是說的比較重了,說完以後,王主任便回去了。要是再做不到,被方平安反擊的話,也是他們自己活該。

1、關於新村——

區裡,街道辦,還有方平安會各自整理新村的各種想法,到時候一起討論研究,再定製出最終的規則來。

這是一個長期實驗,其目的是為了研究出一種小型的能夠自給自足的共產村,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關係研究。它雖對我國某個時期影響很大,但本質是一種本土空想Sh主義,沒成功過。

不過不妨礙方平安去研究實踐它,因為可控,小型,對於社會來說也沒有什麼負擔和巨大影響。

靠著社會資助捐助,那就不叫新村了,這也是外院房子他必須出租金的原因,街道辦與區裡可以提供便利,但你得付錢,而不是八方支援把你給供養起來。

所以新村的基礎就是兩畝半的園子,6間宿舍的租賃權,啟動資金5000塊,錢是方平安自己掏的腰包。

靠著這些,以農業為基礎如果能夠做出一些成績來,那街道辦也好區裡也好,臉上就有光了。

至於說推廣基本是不可能的,這只是一個關係研究實驗而已,相當於某些大學裡社會關係學的一個課題研究。複製的可能性太低,上頭也不會說一時腦熱搞什麼推廣,而只是作為一個特殊個例作為觀察研究的物件。

人人都知道新村成功機率很低,但不妨他們都想看到一個成功案例——做成了,那就是大成果大功績;不成功,那麼多名人都沒有成功過,也不是罪過。特別是這個村子超小型,不會浪費社會資源。所以方平安發揮的空間很大。

但付出的代價一樣很大,土地雖然還是他的,但凡屬土地之產出,那就是集體所有了,這個是基礎,不能動。

啟動資金也是他自掏腰包。

2、方平安的收穫——

方平安的收穫也不錯,再也沒有人對他曾經的“富農”身份說三道四,你要是覺得他這樣還不屬於貧農,你把自家所有也捐出來變成集體所有啊?

城裡兩畝半地,加上自掏5000塊錢,誰不心疼?

另外區裡還答應他可以附加一個額外合理合法的條件,算是獎勵。

方平安的條件是——探監,我要見我老爹一面,兒子病好了(區裡不信)還成了村長,母親遷墳,仇人已死,怎麼說也得通知老爹一聲。區領導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因為並不過分,讓他先回去,安排好就通知他。

3、易中海慌了——

現在最慌的不是劉光天和傻柱,而是易中海。

他想要的東西就在花園子或者方平安的房子裡,本想著等方平安死的時候,偽造手印弄到房契,然後再開展他的計劃。結果方平安如果死了,園子和房子捐給街道辦收回國有?而且在什麼《備忘錄》上備註了這個事情,那不就是立了遺囑嗎?

自己最大的算計就這麼落空了?

這比賈東旭死了還要令易中海痛心!

因為如果找到“那些東西”,多少個養老人易中海都能養的活啊!

這也是他一直針對方家的原因,自從搬進這個四合院來就開始執行,到現在卻換來一場空?!

眼見著,易中海的頭髮又花白了些許,眾人還以為他是被王主任訓斥而灰心喪氣呢。

4、王主任對於管事大爺們的態度——

實際上這些齷齪事情她見得多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可以說95號院子還算比較收斂的,只是一個縮影而已。

東街屠夫一家,因為鄰家孤兒寡母小孩子嘴饞了(餓的不行),偷吃他們家肉湯,告了上去不願調解,除非寡婦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