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風吹草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掛了電話,林愉還是難掩興奮,轉頭對孫經理說:“孫經理,這機會確實難得,可我這抄襲風波剛有點平息的苗頭,萬一參與專案期間再生變故,拖累了人家可怎麼辦?”
孫經理拍拍林愉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小林啊,我理解你的顧慮,但這何嘗不是個一雪前恥、徹底打響名氣的契機呢?咱不能因噎廢食,只要把證據攥得牢牢的,專心搞創作,那些流言蜚語掀不起多大浪。
你看你在咱酒吧這一陣兒,人氣節節攀升,觀眾就認你的嗓子和才華,別自己先怯了場。”
林愉微微點頭,眼神裡透著思索:“您說得在理,我回去跟水兒再合計合計,她心思細,總能看到些我想不到的地兒。”
當晚回到家,林愉把這事跟趙若水一說,趙若水眼裡閃著光:“阿林,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咱不能錯過,說不定能就此站穩腳跟,讓那些抹黑你的人徹底閉嘴。”
林愉拉著趙若水的手,眉頭微皺:“可我就怕這專案週期長,我顧不上家裡,留你一個人面對範佳雪她們,我哪能放心得下。”
趙若水輕嗔道:“你別小瞧我,我這幾天收集證據也認識了些人,有個做自媒體的朋友說能幫咱盯著網上動靜,一有風吹草動就通知咱。
再說,你為咱未來打拼,我守好後方是應該的。”
林愉把趙若水擁入懷中,輕聲說:“行,有你這話我就踏實多了,那我明天就給製作人回電話應下這事兒。”
第二天,林愉給音樂製作人致電答應參與專案,對方欣喜不已,約他儘快去工作室詳談合作細節。
林愉精心整理了過往創作的作品小樣,還帶上那本記錄《淋雪》創作點滴的手稿,像是帶著自己一路音樂征程的勳章。
到了工作室,製作人張哥熱情迎接,寒暄幾句後便直入正題:“林愉啊,這次專案是要打造一組具有東方詩意與現代流行融合風格的音樂專輯,旨在把咱傳統文化裡那些含蓄雋永的情感用新穎的旋律傳唱開。
我聽了你的《起風了》,那股子在旋律裡藏故事的勁兒,和咱們專案理念一拍即合。”
林愉翻看著專案策劃案,不時提問,眼中滿是專注:“張哥,這理念很新穎,不過要拿捏好古今融合的度不容易,咱團隊成員都是啥配置啊?”
張哥笑著介紹:“詞曲這塊有幾位老牌作詞人跟咱搭夥,編曲找的是擅長玩轉民族樂器又精通電子音樂的新銳團隊,再加上你這獨特嗓音,我有信心能整出爆款。”
正說著,團隊成員陸續進來,大家圍坐一圈,討論逐漸熱烈。
一位資深詞人李老師推推眼鏡說:“小林啊,我聽了你的歌,旋律抓耳,就是詞作上有些地方直白了些,咱這次主打詩意,得打磨打磨。”
林愉虛心點頭:“李老師您說得對,我之前創作多隨心,往後一定多跟您請教,把詞裡的韻味提起來。”
這時,負責編曲的阿輝接話:“咱初稿可以先定幾個傳統樂器主打旋律線,像古箏、竹笛,再用電音效果潤色節奏,林哥你先哼幾段旋律,咱找找感覺。”
林愉清了清嗓子,微微閉眼,一段悠揚又帶著新奇節奏感的旋律緩緩流出,似山間清泉繞著古亭,眾人皆沉浸其中。
待他哼完,阿輝一拍大腿:“絕了!就按這味兒,咱細化分工,趕緊開工。”
接下來日子,林愉全身心扎進專案裡,日夜泡在工作室,累了就在沙發上打個盹。
趙若水常煲好湯送來,看著他疲憊卻專注的模樣,既心疼又驕傲。
一天夜裡,林愉剛結束一輪創作討論,手機突然響起,是趙若水帶著哭腔的聲音:“阿林,不好了,網上又冒出好多說你耍大牌、故意刁難合作人的帖子,還附了幾張斷章取義的聊天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