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出會後的第二天,末影成為了全球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他在釋出會上從容不迫的表現、清晰的思路,以及那次突破性的科研成就,讓他的名字迅速響徹全球。

而這場轟動的釋出會不僅帶來了聲望,還為末影的科研專案開啟了意想不到的大門——一場資本的盛宴正悄然拉開序幕。

“這是一個跨時代的專案,清潔能源的未來。”

“誰能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誰就能掌握未來的全球能源格局。”

“末影,他就是下一代的愛因斯坦!”

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投資機構都在討論這個年輕的科學家。一些跨國能源公司、風險投資機構,甚至各國政府的科技基金都迅速行動起來,試圖與末影取得聯絡。

末影的團隊辦公室,這幾天成了最繁忙的地方。電話鈴聲此起彼伏,葉紫涵更是忙得不可開交,郵件通知一封接一封地湧入,每一條都帶著不同的資金承諾和合作邀約。

末影的私人郵箱很快被世界級投資機構的郵件擠滿。短短一天內,他就收到來自銀石資本、雷諾能源基金、先鋒科技集團以及亞太創新聯盟的合作邀約,每一封郵件都附帶了令人難以拒絕的條件。

銀石資本

> “尊敬的末影先生,

> 我們對您的科研成就深表欽佩,願意提供10億美元的無附加投資,助力您的核聚變技術研究。同時,我們希望能成為技術商業化的長期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清潔能源市場的廣闊前景。期待與您詳談。”

雷諾能源基金

> “末影博士:

> 我們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投資機構之一,已持續關注您的研究進展。雷諾能源願以8億美元的直接投資為您提供支援,並承諾建立專屬實驗室與裝置,協助您在核聚變的工程化應用中實現突破。”

先鋒科技集團

> “尊敬的末影先生:

> 我們理解技術突破對世界能源格局的重要意義,並願以12億美元的資金支援您,同時為您的團隊提供全球最頂尖的資源支援。作為回報,我們希望獲得技術授權用於開發軍民兩用能源技術。”

亞太創新聯盟

> “親愛的末影博士:

> 您的科研成就讓我們深受鼓舞。亞太創新聯盟擬以7億美元投資您,同時承諾協調亞洲市場的資源,幫助技術實現規模化應用,推動能源轉型。”

每一封郵件都字裡行間透露著對末影科研實力的高度認可,同時開出的條件也讓人心動不已。

看著螢幕上一封封郵件,末影陷入了深思。他知道,這些資金不僅能加速專案的推進,還會為團隊帶來更強大的資源支援。然而,每一筆資金的背後,也意味著一定的限制和責任。

“選擇誰,拒絕誰,或許會影響未來的科研之路。”他喃喃自語,目光中透著一絲慎重。

末影迅速組織了一場小型會議。他將伊莎、蘇莉、葉紫涵召集到會議室,並在大螢幕上展示了這四家機構開出的投資條件。

會議室內,氣氛微妙而緊張。末影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桌面,目光掃過每個人,開口說道:“大家都看過這些郵件了吧?四家機構的條件看似優越,但背後肯定各有側重。我想聽聽你們的看法。伊莎,你先來。”

伊莎坐在末影的左側,手中拿著一份列印好的資料,語氣冷靜且條理清晰:“從長遠來看,銀石資本是最穩妥的選擇。他們承諾了10億美元的無附加投資,同時強調技術商業化的建議,而不是直接干預。相較其他機構,他們的條件顯然更靈活,也更有利於我們保持科研的獨立性。”

她翻動了一下手中的資料,繼續說道:“雷諾能源基金的提議雖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