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風雲 一百零五 計取烏陵(第1/3頁)
章節報錯
烏陵城外,西南五里處,勤王軍與齊軍已立大寨,此刻在勤王軍主將大帳裡,眾人正在商議如何收復烏陵城。
身軀肥碩的馮遵一身鐵甲,右手掐腰、左手按著腰間寶刀,環顧眾人說道:“如今蠻軍佔據烏陵,城內百姓生死不知,我等肩負保境安民的重責,當務之急便是派人潛入城內,查探城中詳情,也好為我等下步做打算。”
“馮將軍關切城中百姓,實是讓人敬佩,只是蠻軍立足未穩,我軍何不趁夜襲取城門,將城池奪回。”說這話的,不是軍中將領,而是烏陵城守魏泱。
馮遵對魏泱還是留有幾分薄面的,說道:“魏城守不曾統兵,對這行軍作戰不甚瞭解,本將觀這蠻軍陣勢,四門已是嚴加防範,城牆之上更是三步一崗,更有為數不少的蠻卒巡邏,就算趁夜攀上城牆,但想要襲取城門,那也是難如登天,我軍健兒只會徒喪性命而已,倒不如派幾個身手好的弟兄,摸入城中一探究竟。”
魏泱無話可說,這兩軍對陣他的確是沒經驗,尋思片刻,對姜玄北說道:“姜校尉可有何高見?”
姜玄北這時並無良策,趁夜偷襲未嘗不可,只是那蠻軍便是趁夜襲取的城門,怎會不嚴加防範,思前想後,馮遵之言才最穩妥。
姜玄北說道:“魏大人稍安,馮將軍所說在理,看蠻軍陣勢,這收復烏陵急不得一時了。”
魏泱聞言點了點頭,卻沉默不語,又看向亦天航。
亦天航方才便暗自權衡了,如今這攻城的兵力可不算充裕,勤王軍馮遵麾下有三千人、姜玄北帳下一千五百人、姜廣隸有三百輕騎,是此次收復烏陵的主力,而他手下僅剩一千三百餘人,幾方兵馬加起來不過六千之數。
若是不與擒王寨聯合行動,只怕自己這千八百人還沒攻上城牆便都英勇就義了。雖說已與姜玄北父子達成共識,但此時姜玄北也不會反對馮遵的安排,畢竟這刀兵之事不是兒戲。
亦天航說道:“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帳中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亦天航又說道:“兵法又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如今不論是從敵我攻守還是雙方兵力,我方都是劣勢,當以奇謀取城。”
馮遵聞言滿臉笑意,讚許地看向亦天航,說道:“亦都尉莫非已有良策?”
“以如今之局勢,馮將軍所言可謂是最為穩妥的法子,只是我軍若無任何行動,城內百姓必會日夜惶恐不安,末將倒有一計,可令百姓安心,蠻軍難眠!”亦天航說道。
“哦?久聞亦都尉智勇兼備,快快說來聽。”馮遵對亦天航是頗為欣賞的。
“子夜過後,我軍與貴軍各遣五十健卒去城西山上隱藏,每隔半個時辰擂鼓吶喊佯裝攻城,若見城牆火把通明、人頭湧動,則息鼓休息,如此反覆,令蠻軍徹夜忙於戒備,而我軍士卒得以充分休整,城內百姓也可得知我大軍來援!此乃疲敵之策!”亦天航娓娓道來,聽得帳內諸人頻頻點頭。
“好!亦都尉真俊傑也,烏陵遭此大難,有亦都尉在此坐鎮,真幸事也!”馮遵拍手稱讚道。
姜玄北聞言看向亦天航,又看了看魏泱,生怕這二人被馮遵拉攏過去,姜廣隸默不作聲,一臉嚴肅。
當夜,眾人按亦天航計謀行事,每隔半個時辰那城西山上便鼓聲震天,城內的蠻軍均以為齊軍、勤王軍來攻,一直被折騰到天亮,個個沒精打采。
索朗立於城頭,凝視著城外不遠處的齊軍、勤王軍大寨,一臉肅然,知是遇到了對手。
如此一連幾夜,索朗明知是計,但又不敢託大,萬一哪一次是來真的呢?只好次次全軍戒備,幾千蠻兵已是人人黑著眼圈,耷拉著腦袋。而趁亂潛入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