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桃園五結義(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死,自己的一肚子的算計,終究落得滿盤皆輸的下場。
眼睜睜看著五個人意氣相投,結下盟誓,自己卻只能乾瞪眼,什麼都撈不到,一時精神恍惚,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呂逸這會心情極其舒暢,根本懶得搭理這個人。
轉頭向他怒目而視,舌綻春雷,叱道:“你這搬弄口舌,顛倒是非的小人。包藏禍心,與崔忠同流合汙,沆瀣一氣的狗賊,豈能與我等同席?還不快滾!”
“滾!”張遼也大喝一聲,不怒自威。
“滾!”兄弟五人異口同聲,劉備臉色蒼白,以袖掩面,落荒而逃。
罵走了小人,大廳裡只剩兄弟五個,坐在一起共敘年齒。
按照出生年月,應該是關羽最為年長,他是桓帝延熹五年生人,足足長了呂逸他們七歲,今年已經二十一歲。
張飛該排第二,他是桓帝延熹六年生人,今年正好二十。
只是關羽自覺還是白身,呂逸已經在九原建功,是正經的屯騎校尉軍候,再加上自己剛剛與呂逸結識,寸功未立,無論如何不肯居長,提議奉呂逸為兄。
張飛也自忖不過一介商賈,雖然薄有資財,卻無論如何不能和呂逸這個沾邊的漢室宗親相提並論,也不肯居長,也願意奉呂逸為兄。
五人爭執不下,還是關羽最後說道:“所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你我兄弟相交,尊的是天下正道,秉的是家國大義。怎能再拘泥於世俗之禮?”
呂逸覺得還是不妥,正要反駁,卻聽關羽又道,“關某以為,呂將軍身份既貴,功勞又高,更難得一片愛國愛民之心,天日可表。我等眾兄弟皆心服口服。你若再推辭不讓,便是看不起我等兄弟,若是如此,這兄弟之義,不結也罷!”
張飛趕緊附和道:“俺也一樣!”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呂逸實在無法推脫,勉強接受。
雖然被兩個大自己許多的人稱呼為兄長,有些不太習慣,但終於有驚無險的把關羽和張飛從大耳賊手裡爭取過來,心裡難免竊喜。
有人歡喜有人愁。
張遼前兩天還在和高順爭當二哥,沒想到一眨眼,活生生多了兩個哥哥。
剛才把高順的傷疤拿出來一頓展示,現在高順在二哥,三哥心目中的形象光芒萬丈,沒有一個人支援自己當高順的兄長。
“四哥”張遼胳膊拗不過大腿,捏著鼻子不情不願的喊了一聲。
“誒,五弟乖!”高順眉開眼笑,揚眉吐氣。
劉備帶給眾人的不快煙消雲散,甚至都沒人想起還被捆在皇榜前面的代縣令崔忠。
:()家父呂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