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傾城輕撫著,葉子妗的手背,思緒如麻。

“路,就在腳下。”

他眼神堅定,可語氣中那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卻透露出他內心的沉重。

接下來的日子,羅傾城踏上了真正的“探險”之旅,這不是尋找寶藏,而是尋覓可靠的盟友。

朝堂之上,人心叵測,笑臉背後的,算計如同重重迷霧,讓人難以洞察。

他猶如一個精明的獵人,小心試探,卻屢屢陷入陷阱。

吏部侍郎張大人,平日與羅傾城稱兄道弟,酒桌上推杯換盞,還稱讚他的,新政能讓大乾王朝,再興盛百年。

羅傾城一時信以為真,將推廣新作物的,計劃和盤托出。

然而,沒幾天,這計劃就成了,張大人邀功的政績,羅傾城反倒成了個“幕後功臣”。

這讓羅傾城既憤怒又懊惱,他不禁在心中責怪,自己過於輕信他人,同時也對人心的,險惡有了更深的認識。

戶部尚書李大人,看似清正廉潔,對羅傾城的“節氣令”讚不絕口,稱其為“神農轉世”。

羅傾城心中暗喜,以為遇到了志同道合之人。

哪曉得李大人轉頭就以“國庫空虛”為由,剋扣了新作物的推廣經費,計劃再次泡湯。

這接二連三的背叛,讓羅傾城失望至極,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內心充滿了憤怒與自我反省:

“難道我真的如此天真,輕易就相信了這些人?

難道這朝堂之上,就沒有一個真心為國為民之人嗎?”

他煩躁地將手中的,奏摺扔在桌上。

葉子妗見此情景,心疼地走上前,輕輕地為他揉捏肩膀,柔聲道:“傾城,別灰心。”

羅傾城苦笑一聲:“盟友?或許根本就沒有。”

他抬起頭,目光落在牆上懸掛的一幅地圖上,那地圖上標記著一個鮮紅的叉,正是傳說中寶藏的所在地。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沿著地圖上的,山川河流緩緩移動,口中喃喃自語:“或許,我應該換個思路……”

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

“傾城,你想到了什麼?”葉子妗好奇地問道。

羅傾城神秘一笑,指著地圖上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緩緩說道:“我想,我們應該去拜訪一下這位……”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意味深長,“老朋友……”

羅傾城嘴角噙著一抹冷笑,他其實早就察覺到那些所謂的“盟友”各懷鬼胎。

吏部侍郎張大人貪功諉過,戶部尚書李大人中飽私囊,這些小伎倆,在他眼裡簡直是小兒科。

羅傾城可不是好糊弄的,他默默收集證據,暗中佈局,就等著將這些跳樑小醜一網打盡。

在一次朝會上,金碧輝煌的宮殿莊嚴肅穆,官員們按照品級,高低依次站立。

羅傾城手持一個密封的錦盒,當他站出來時,朝堂上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其他官員有的幸災樂禍,嘴角掛著,不易察覺的微笑;有的則暗暗,擔心自己被牽連,眼神閃爍,不敢直視羅傾城。

羅傾城開啟錦盒,朝堂上一片寂靜,只有紙張翻動的聲音。

羅傾城每念出一條證據,天空就劃過一道閃電,彷彿上天,也在為這揭露醜惡的,時刻增添氣氛。

張大人和李大人試圖狡辯,他們丟擲一些虛假證據,還妄圖誣陷羅傾城。

張大人漲紅了臉,大聲說道:“羅大人,你莫要血口噴人,這都是你偽造的!”

李大人也跟著附和,聲音卻因為心虛而有些顫抖。

但羅傾城冷靜應對,他不僅拿出更多確鑿證據,還條理清晰地,分析出他們陰謀背後的,邏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