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典當行定價是以npc的評定為主,玩家意見只是輔助,就是說npc給出個基準價,然後負責典當行的玩家則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上調或拉低,但不能差值太大,差值太大就會被移交給更高一級的npc。

典當行嘛,典當價格肯定要稍低一些,兌換物品的價格肯定要稍高一些,畢竟要賺取差價的,交易過程中玩家還要支付一定的遊戲幣作為手續費。儘管看上去有點坑,但耐不住有些東西你花錢買不到啊,而且領地貢獻也可以從別的途徑拿到,因此還是很划算的。

當然,好東西的價格會非常高,不可能讓領地玩家隨便刷幾十、上百個領地任務就兌換到,典當行的主要意義還是促進以物換物和內部流通。

另外,典當行也不是什麼東西都收,垃圾貨色和常規物品是不收的。領地貢獻是根據領地人口每週生成的,並不是無限的,領主只是擁有領地貢獻的支配權,而不是生產權。

那麼有人會說了,這樣一來,領主不是能盡情的用領地貢獻來換取好東西了麼,這也是不行的。

主要原因有五個:

第一.如果領主肆無忌憚的把價值較高的物品都換走,那麼這個典當行就名存實亡了,沒有好東西在典當行裡,別的玩家也不是傻子,肯定就不會來典當,所以這種行為完全是殺雞取卵。

第二.玩家想換取一樣物品,就必須先典當一個處於同等評價的物品,領主也不例外。

比如雲梟寒想換個c-評價,價值6800點領地貢獻的技能,那麼他就得先典當一個c-以上評價的技能,典當技能的價值可以不用對等,6100、7200都行,但基礎評價必須一致或高出。

因為需求上的差異,以及細節上的好壞,同等評價卻可能價值相差很大,比如同為40級紫裝,皮甲的貢獻數額就要高出布甲不少,但兩者卻是同一評價,再考慮到一進一出被典當行黑掉的那一部分貢獻,玩家就經常需要用領地貢獻來補差價了。

第三.玩家每週的兌換數量是有限額的,超過一定限額後,每典當兩件才能換一件,而且兌換記錄是可以查到的。

第四.領地裡的管理人員只能把領地貢獻獎勵給下一級的官員或玩家,而沒有把領地貢獻給自己的權利,他們只能拿到管理人員的每週作為薪水的領地貢獻,以及上一級官員或領主獎勵給他們的貢獻。

第五.領地貢獻是無法交易的,只能透過典當行之類的建築進行流通。

這五個原因限制了領主和領地管理人員利用權利之便來利用領地貢獻中飽私囊。只有領主可以隨意支配領地貢獻,但除非那個領主是sb,否則一般是不會自己挖自己的牆角的,把領地挖塌了還是他自己倒黴。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能排除一些比較短視腦殘的領主會這麼幹,但這種自行作死的行為只會讓他損失長遠利益,甚至把領地內部交換體系搞崩。

雖然有著不少限制,對玩家來說比較黑,但典當行仍然是一個相對的以物換物的有效交易手段,而且不用討價還價,交易成功率很高,對於一些對市場行為不敏感,又或是缺乏人脈的玩家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福音。

很多玩家因為對市場不熟悉,賣東西就經常賣虧,賣了錢還無法用這些錢買到自己想要的極品裝備或技能,因為別人不收錢,只接受以物換物。

對這種玩家來說,典當行就要相對公平的多了,不用頻繁的大範圍喊話或在領地頻道里喊話尋求交易,明碼標價對一些交涉能力不強的玩家來說也是一大便利。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可選擇性很大,玩家可以在眾多技能和裝備中挑選合適自己的技能和裝備,而不是撞大運一般和想進行交換的玩家交涉,一個不小心被坑被說,還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