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盟方面對雪漫地區的兵力狀況是很瞭解的很清楚的,甚至連伊瓦斯城易主的事都第一時間得知了,只是不知道銀礦和秘銀的存在。

而對薩丁領,他們掌握的情報就更多了:薩丁領眾多貴族對莉雅面服心不服、莉雅目前掌握的兵力有限、莉雅的財政情況非常緊張,這些情況他們都一清二楚。

商盟高層判斷,這次的格洛亞地區爭奪戰帝國南方戰區根本不可能派出太多兵力參戰,這不僅是因為帝國南方軍區兵力不足,也是因為作為帝國南方軍區的主力的薩丁領還有很大的內部隱患。

而且帝國中樞對南方戰區的支援也是極其有限的,而這種的情況也主要是因為雲梟寒的蝴蝶效應。

由於薩丁領這塊大蛋糕沒帶帝國其他貴族分,那些大貴族們甚至不少皇族都不同意給予南方戰區援助,希望能透過這種手段逼迫莉雅割讓部分利益,在這種貴族體制下,帝國皇帝也不過是一個超級大貴族罷了,他不可能違背眾意強行支援莉雅,更不要說帝國和北國的戰爭還是激烈進行中,因此這一段時間以來都是帝國南方戰區以一隅對一國。

其實薩丁領和雪漫地區是並不缺少兵員的,哪怕拿不出20萬,15萬也是湊的出來的。

可這場戰爭已經打了大半年了(3:1的遊戲時間),雖然雪漫地區和薩丁島都沒有被戰火破壞,但絕大多數的領地士兵並不是兵農分離的職業士兵,他們還是要從事生產和種田,這麼長的戰爭時間對領地經濟的負面影響還是很大的。

此時薩丁領和雪漫地區在財政上都比較緊張,儲備糧雖然還有不少,但真正直接掌握在莉雅和巴爾古夫伯爵手上的卻沒有那麼多,大多數糧食都掌握在各級貴族手中,

儘管可以強制徵召各個領主自備糧食作戰,但這樣就意味著這些領主可以少出動部分兵力,而且戰後還要給予一定的補償。只憑莉雅和巴爾古夫伯爵現在的財政和物資狀況已經打不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了。而且這種強制徵召並不能在短時間內連續進行,會招致下級領主或封臣們的不滿。

更關鍵的是,巴爾古夫伯爵剛剛撤換伊瓦斯城城主,並把伊瓦斯城交給了雲梟寒,這個做法讓雪漫地區的領主們相當不滿,在內部不穩的情況下,他不可能再進行強制徵召。

而莉雅的情況就更糟了,她到目前為止才剛剛完成對薩丁領各個領主的安撫,還沒來得及進行統合工作呢,因此她更是不敢輕舉妄動。不要說強制徵召了,就是讓下級領主出兵的命令都不能輕易下達,一旦這些下級領主認為莉雅是想借刀殺人,串通一氣後集體抗令,她在薩丁領統治基礎就會受到動搖。

下級領主和封臣是有所區別的,封臣是由貴族親自冊封,或是前幾代貴族冊封世襲而來的。上代封臣死亡或主動退位後,下代封臣在繼承爵位時仍然要接受封君的再次冊封,這個封君和封臣的關係才能得到正式承認。

而封臣一脈在為他的封君一脈服務50年後(50年是比較常規的年限,通常是兩代到三代人,很多小貴族的壽命並不長,具體看宣誓效忠時的誓約書的年限,有可能更短,也有可能更長),就被視作完成了自己的封臣義務,可以主動尋求脫離現在的這個封君-封臣關係的。他們能向更高的貴族階層宣誓效忠,或是直接成為皇族封臣,甚至可以謀求成為該陣營中的獨立貴族。

但這種獨立貴族因為得不到封君的保護和冊封,不僅會很容易遭到其他領主的攻擊,還會在傳到下一代時被削一級爵位,只有為國家做出足夠的貢獻,或是自己打下更多的領地,才有可能在傳承時不被削爵。

交繼承稅也算是一種對國家的貢獻,但這個繼承稅是和爵位和領土大小掛鉤的,數目往往比較巨大,而且這個繼承稅不是交給皇族的,而是直接交到貴族評議會(管理貴族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