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 爆強的拿破崙(第1/2頁)
章節報錯
更要命的是,格洛亞城的那個新任腦殘城主在發現拿破崙的警告是真的之後不僅沒有重用拿破崙,還惱羞成怒地安排拿破崙去守位於最後方的東門,因為他覺得在守城戰中2萬對4萬還是很有把握的。
這位作為負面配角的格洛亞城城主顯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對格洛亞城的掌控程度,他把商盟方的前兩波強攻擋了下來後就放鬆了警惕,結果就是在商盟部隊在第三波攻擊時,城內的內應部隊突然出現,裡應外合對帝國部隊發起攻擊,並試圖開啟城門接應商盟部隊入城。
儘管帝國方面拼死奪回了城門,但卻讓商盟部隊成功登上了城牆。面對這個局面,本來其實還能再打一打的,哪怕守不住,也能多給商盟方造成一些傷亡,但那位格洛亞城城主再次掉了鏈子,他直接放棄了抵抗,甩下自己的部隊就開始逃亡。
城主都跑了,下面的部隊自然也跟著失去了戰意,也紛紛跟著逃跑。
拿破崙早在被安排去守東門的時候就覺得這城肯定是守不住了,因此他對格洛亞城的失守毫不意外,並早早做好了準備。
城破後,拿破崙並沒有第一時間逃走,他先是派出少量人員在東門外偵察,保證退路,然後就留下絕大多數部隊在東門截留逃亡的友軍,留少了怕被潰兵衝散了,自己則冒著巨大風險帶著100名玩家去城內收攏潰散的帝國部隊。
帝國方的玩家之前一直都在打醬油,戰役進行到這裡的時候才有事做,拿破崙只給他們10分鐘時間,讓他們分散去收攏潰散部隊,收攏的npc潰兵的數量和實力,以及在收攏過程中擊殺的敵軍數量都會影響評價。
玩家在收攏npc潰兵時可以用語言說服的方式,也可以用武力懾服的方式,還可以兩者並用,就看當時的具體情況和玩家的個人能力了。
不過《抉擇》中的語言說服可不看玩家的魅力屬性,更多的是看玩家自己的口才和談話交流中的分歧選擇,以及考驗玩家的交流能力和情商,但大多數遊戲玩家都不具備較強的這方面的能力,所以帝國的玩家們更多的還是選擇了武力,只要他們能展現出足夠強大的實力,擊退敵人救下潰兵,就有較大的可能收攏潰兵。但如果在戰鬥中表現不佳,就很難讓潰兵們服從了,能收攏到的潰兵就很少了。
另外,玩家在戰役第一幕中雖然有5條命,但在收攏潰兵的過程中玩家一旦死亡,他收攏在身邊的潰兵就會全部散掉,而且身邊的潰兵越多,就越容易引起敵人的注意,所以有些玩家會在收攏一定數量的潰兵後就送回東門,然後再繼續去收攏潰兵。
但這樣的話,就有兩個壞處,第一個是把已收攏的潰兵送回東門要浪費不少時間,第二個是玩家收攏在身邊的潰兵是有戰鬥力的,甚至可以看成自身實力的一種,帶的人越多就越容易救人和收攏部隊,所以把潰兵送走可以看成是自廢武功。
因此到底是求穩還是繼續冒險滾雪球擴大收益,該如何選擇就要看玩家對自身能力的權衡了。
商盟方面雖然很順利的攻破了格洛亞城,但強行攻城是傷亡很大的,特別是前兩次攻城,為了使格洛亞城的守軍放鬆警惕,商盟方面是付出了很大代價的,三次強攻就有接近萬人的傷亡,而帝國守軍的傷亡卻才只有3000左右,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第三波攻擊中傷亡的,前兩波的損失很小。
而且商盟方面為了保證本次行動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壓根就沒帶輔兵部隊,還需要分出少量部隊來照顧傷兵,再加上入城後需要控制城內的各處重要設施,商盟方面的兵力就顯得異常捉襟見肘了,根本抽調不出太多兵力去追擊潰兵,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肅清全城。
在城內本來就非常混亂的情況下,只要不拖太久時間,又不派出較多人員收攏潰兵,商盟方面是很難注意到拿破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