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此刻易嘉樂的腦子裡想到這首“杜牧”的詩,覺得十分貼切。

已經徒步走了兩個小時,易嘉樂越走腳步越艱難,每一步都像是踩在針尖上一樣刺痛,她覺得自己的腳已經開始腫脹,彷彿有無數個小水泡正在形成。每一次抬腳和落腳都是一種折磨,但她仍然堅持著,不敢停下,生怕一停下來就再也無法前行。汗水和雨水不斷從額頭滑落,浸溼了她的衣服,讓她感到無比疲憊。但她還是咬著牙,繼續向前走去。

霍生也一直扶著易嘉樂堅持著。

四九城有好幾個烈士墓園,今年學校帶他們來的是“八寶山烈士陵園”,位置在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寶山東部,是全國規格建制最高紅色教育資源豐富的烈士陵園。

“這裡埋葬著許多在中國近代歷史中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物。”

終於再多走了兩個小時後,到達了“八寶山烈士陵園”,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到達時都快12點半了。(糰子:八寶山烈士陵園距離北京市中心大概有差不多16公里左右,步行的話,快的需要三小時43分鐘,慢的就可能需要四個小時以上,想要去看看先輩的寶子們可以去看看。)

班主任閻老師先是讓同學們先休息休息,吃點東西補充體力,然後到我們班再祭奠先輩們,然後就可以回家了。

易嘉樂已經累的不想說話了,感覺再走一步都磨得腳疼,易嘉樂整個人直接就是掛在霍生身上了,整個人的重量直接靠著霍生。

霍生一路上,幫易嘉樂挎著包,又挎著水,還得扶著易嘉樂,整個人也覺得累的不行。

但還是打起精神從易嘉樂包裡掏出餅乾,一口一口的喂著易嘉樂,易嘉樂累的手也不想動,霍生喂自己就張嘴吃。

還時不時的說:“我要喝水!”

霍生也耐心的給喂水,喂餅乾。

一口氣吃了四個餅乾,易嘉樂再推了推,又放到自己嘴邊的餅乾:“霍生,我不要,我吃飽了,你吃吧。”

霍生聽到易嘉樂吃飽了,就放心的開始自己吃。

休息了十多分鐘就到了三一班去陵園內祭奠先輩們了。

抵達八寶山烈士陵園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蒼翠的松柏,它們挺拔堅韌彷彿在訴說著先烈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林園內的氣氛莊重而肅靜,只聽得見學生的步伐和雨滴落在地板上的聲音。

在陵園管理人員的引導下,排成了整齊的隊伍,緩緩步入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雄偉的烈士紀念碑,它高聳入雲,氣勢磅礴,上面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老師帶領我們停下腳步,面向紀念碑舉行了莊重的悼念儀式。低頭默哀,向那些為國捐軀的先烈們致以最深切的哀思和敬意。

隨後,老師帶領我們逐一參觀了烈園內的烈士墓區。每一座墓碑都銘刻著一位先烈的姓名和生平事蹟。他們靜靜地矗立在那裡,彷彿在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閻老師,帶領我們輕輕的走到墓碑前,獻上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或者買來的白菊,並且深深地鞠了三躬,這一刻,易嘉樂的腳也感受不到疼痛了,此時此刻易嘉樂心中,只有對先烈的無限敬仰和懷念。

易嘉樂看著先輩們的墓碑,心中默唸:“您們為了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您們的精神將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有我,華夏將會彎道超車,以後成為世界的巔峰,別的國家欺負我們的,我都會讓他們一一還回來。放心吧,先輩們!”

祭奠完先烈們,陵園管理員還帶領我們參觀了烈士紀念館。

連石紀念館內陳列著烈士們的遺物照片,還有事蹟介紹,讓我們更加直觀的瞭解他們的英勇事蹟和崇高精神。看著那些泛黃的照片和珍貴的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