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第1/1頁)
章節報錯
《求知》
記得是去年什麼時候,有一次兒子告訴我,他有一個數學題,老師還沒有教,他就想出了一個解法,還可以用另一種解法,正在嘗試,兒子告訴我的時候,滿眼的驕傲、得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吃飯的時候喜歡用手機放一段散文來聽,忘了散文裡說了些什麼,我對兒子講:你上學的時候有經常問老師不懂的題嗎?兒子說:有過,很少。我說:你難道所有的題都會嗎?不會的為什麼不問呢!
我又說:假如我們去行萬里路的時候,我們走散了,你不知道怎麼回到旅館,也不知道怎麼找到我,你會怎麼做呢?兒子沒有開口。我說:你能做的就是“問”,問不同的人,得到你想獲得的資訊,只有問到你想獲得的資訊,你才能跟我團聚。完全靠你自己尋找,即便是能找到,要走的彎路,要花的時間有多少?找不到呢?
今天早上,你起來沒找到褲子,你就大喊正在做飯的媽媽,媽媽我的褲子呢!其他的事情或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為什麼不問人呢!問是通向目標的捷徑。
你有一道題不會,你自己也許能想出來,但是他會消耗你很多精力和時間,直接問老師,我想99%的老師都願意告訴你方法,這道不會的題,你很快就會了,會了後,你會把你的目標重新轉移。養成不會就問的習慣,你追尋新目標的速度會更快。當然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印象更深,但是當別人告訴你方法的時候,你必須得思考,為什麼是這個方法。別人告訴你方法,你直接就去做了,一點也不思考,那就是你的問題。
重要的一點,老師講課的時候,他也不一定講得那麼全面,很多問題是在和人交流的時候,或者被人問到的時候才發現的。就像一個病人在家裡生病了,沒有哪個醫生會主動的找上這個病人給他醫治的,就算有醫生找上來,你也認為他是騙子。只有病人去找醫生,病人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上趕的不是買賣,知識也一樣,只有自己求知,沒有別人灌輸知識的道理。學生在下面聽老師講課,這就是傳授知識,學生主動去問老師問題,這就是求知。
一步先步步先,一步落後永遠消失。這句話有些極端,但也有點道理。
這句好點。一步先步步先,一步落後,搞清楚了再跟上。
兒子:看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