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成績》

感覺生活每天都在重複,實際每天都有不同。沒有發現不同,那是你沒有思考的習慣。發現了不同並找到應對的方法,生活才更有樂趣。

兒子這次的期末成績年級排名有所下降。

去年有好幾次兒子都跟我說我要努力了,我要發奮了。還有一次兒子說他打通了數學的經絡,數學題一看就懂,作業做得也快了。

還有幾次兒子跟我說討厭做作業。如此大的反差,這是因為什麼呢!旁人只是猜測臆想,只有當事人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做什麼!

身為人父,不管兒子是怎麼想的,我總得按照我的思考給他一個解決的方法。當然這個方法大機率是錯的。錯的解決方法也算是一種改變,在改變中不斷的最佳化找到對的方法為止。總比一直不變一直壞下去要好。

記得兒子小學時的成績,一開始也只是中等,五年級的時候我不讓兒子看電視、玩手機,兒子的成績迅速提高,以292.5分的成績晉級初中,順理成章的讀了小班。

本來想著兒子初中了,讓他每個星期適當的放鬆,給他三個小時的手機時間,哪知道兒子對手機如此沉迷。

這次我要改變的方式和以前一樣,依然是讓兒子戒掉手機,下個學期不再給他玩手機了,並且每個月的15塊零花錢也改為10塊。為了做出補償,兒子把暑假作業做完了後,每天看幾個小時的書就玩幾個小時的手機。

要適應一種新的生活習慣很難,撐過前面15天,也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