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渺茫和百分百》

年前最後一次跑步。開車到大雲山,妻子挖野菜找柚子,我就去跑步了。

在我跑到第三圈的時候看見小彪朝我相反的方向在走,平時也這樣沒太在意。等我跑完步妻子也活動完後,發現小彪不見了。

我和妻子分別找了一兩圈,聽見遠處妻子那有些淒厲的呼喊聲,是個人聽了都會覺得這是一個走失小孩的母親在呼喊。

我問妻子:“覺得小彪有多大的機率回來?”

“我在撿柚子,小彪趴在路邊,我叫他下來他不聽,沒一會兒就不見了,你看見他從你身邊走過,你怎麼不喊著他呀!這傢伙以前都在我們身邊轉,這次怎麼跑這麼遠!剛剛路過那麼多車,肯定是被誰抱走了。”

“在你看來小彪回不來了嘍!那我們現在就可以回家嘍!”

妻子呆坐在那裡一直沒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才說:“希望渺茫。”

我說:“我認為小彪100%能回來。你一直認為你的小狗有多乖,有多聽話,有多招人喜歡,所以是個路人就會惦記你的小狗,這叫關心則亂。正常情況小彪他會在一兩個小時之內玩夠了就回來了,我們等到6:00,最遲7點,如果他沒回來,那就說明回不來了。一個生命他有自己的選擇,選擇了就別後悔。小彪沒回來,我也不生氣,這是他自己選的或運氣。”

兩個人共同經歷一個事件對此事件的判斷卻截然不同,這很正常,也很合理的。因為兩人對此事的核心觀點不同,價值判斷不同,前因後果的估計不同,事態發展的方向不同,事態發展中,事態發展後的心態承受能力也不同。

一個事件,無數人面對就有無數種解法,這才是世界向前的動力。

昨天晚上去坐席,女兒說席上的好幾個菜和她2000公里之外的學校菜的味道一樣,這說明這些都是預製菜。地域的區別,地域的特色都沒了都趨同了,這世界也就無趣了。